品种功效
【名称】分心木 【出处】《山西中药志》 【拼音名】Fēn Xīn Mù 【别名】胡桃衣(《本草再新》),胡桃夹(《现代实用中药》),胡桃隔(《山东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b]胡桃果核内的木质隔膜[/b]。 【生境分布】主产河北、山西、山东。 【性状】木质隔膜呈薄片状,多弯曲、破碎而不整齐。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以块大、质薄、色黄为佳。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涩,性平,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效】固肾涩精。治遗精滑泄,淋病,尿血,遗溺,崩中,带下,泻痢。 ①《本草再新》:"健脾固肾。" ②陈念祖:"收涩精气。" ③《山西中药志》:"利尿清热。治淋病尿血,暑热泻痢。" ④《中药材手册》:"治遗溺,崩中下血。" ⑤《陕西中药志》:"治耳聋。" ⑥《天津中草药》:"固涩收敛。治遗精,尿频,带下。" (分心木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附方】①治肾虚遗精:分心木二钱,芡实四钱,枸杞子四钱,补骨脂三钱,牡蛎八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②治肾炎:分心木十两。黄酒五斤,浸泡十分钟后,煮沸,去渣。每服5~10毫升,一日三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摘录出处】《*辞典》 |
【名称】分心木 【出处】始载《山西中药志》 【拼音名】Fēn Xīn Mù 【别名】胡桃衣、胡桃夹、胡桃隔、核桃隔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果核内的木质隔膜。[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uglans regia L.[J.orientis Dode;J.sinensis(C.DC.)Dode][br]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成熟核果,击开核壳,采取核仁时,收果核内的木质隔膜,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20-25m。树皮灰白色,幼时平滑,老时浅纵裂。小枝被短腺毛,具明显的叶痛和皮孔;冬芽被芽鳞;髓部白色,薄片状。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40-50cm,小叶5-9枚,有时13枚,先端1片常较大,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6-15cm,宽3-6cm,先端钝圆或锐尖,基部偏斜,近于圆形,全缘,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淡绿色,有侧脉11-9对,脉腋内有一簇短柔毛。花单性,雌雄同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葇荑花序腋生,下垂,长5-10cm,花小而密集,雄花有苞片1,长圆形,小苞片2,长卵形,花被片1-4,均被腺毛,雄蕊6-30;雌花序穗状,直立,生于幼枝顶端,通常有雌花1-3朵,总苞片3枚,长卵形,贴生于子房,花后随子房增大;花被4裂,裂片线形,高出总苞片;子房下位,2枚心皮组成,花柱短,柱头2裂,呈羽毛状,鲜红色。果实近球形,核果状,直径4-6cm,外果皮绿色,由总苞片及花被发育而成,表面有斑点,中果皮肉质,不规则开裂,内果皮骨质,表面凹凸不平,有2条纵棱,先端具短尖头,内果皮壁内具空隙而有皱折,隔膜较薄,内里无空隙。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地及丘陵地带。[br]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性状】性状鉴别 木质隔膜呈薄片状,多弯曲、破碎而不整齐。表面淡棕色至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苦。以块大、质薄、色黄为佳。 【性味】苦;涩;性平 【归经】脾;肾经 【功效】涩精缩尿;止血止带;止泻痢。主遗精滑泄;尿频遗尿;崩漏;带下,泄泻;痢疾。 (分心木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1.《本草再新》:健脾固肾。[br]2.陈念祖:收涩精气。[br]3.《山西中药志》:利尿清热。治淋病尿血,暑热泻痢。[br]4.《中药材手册》:治遗溺,崩中下血。[br]5.《陕西中药志》:治耳聋。[br]6.《天津中草药》:固涩收敛。治遗精,尿频,带下。 【摘录出处】《中华本草》 |
【名称】分心木 【拼音名】Fēn Xīn Mù 【别名】核桃种隔 【来源】本品为胡桃科植物[b]胡桃[/b] Juglans regia L. 的[b]木质隔膜[/b]。 【性味】苦、涩,平。 【功效】补肾涩精。用于肾虚遗精,滑精,遗尿。 (分心木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3~5钱。 【摘录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
中药材天地网APP 新版上线(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