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功效

苦参功效与作用

《中国药典》

【名称】苦参

【拼音名】Kǔ Shēn

【英文名】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别名】野槐、好汉枝、苦骨、地骨、地槐、山槐子

【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 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头和小支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片,干燥。

【性状】本品呈长圆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长10~30cm,直径1~6.5cm。表面灰棕色或棕黄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剥落处显黄色,光滑。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切片厚3~6mm;切面黄白色,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具异型维管束呈同心性环列或不规则散在。气微,味极苦。\r\n本品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棕黄色,有时可见横长皮孔样突起,外皮薄,常破裂反卷或脱落,脱落处显黄色或棕黄色,光滑。切面黄白色,纤维性,具放射状纹理和裂隙,有的可见同心性环纹。气微,味极苦。

【鉴别】(1)本品粉末淡黄色。木栓细胞淡棕色,横断面观呈扁长方形,壁微弯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平周壁表面有不规则细裂纹,垂周壁有纹孔呈断续状。纤维和晶纤维,多成束;纤维细长,直径11~27μm,壁厚,非木化;纤维束周围的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草酸钙方晶,呈类双锥形、菱形或多面形,直径约至237μm[1]。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2~20μm,脐点裂缝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较多,由2~12分粒组成。(2)取本品横切片,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栓皮即呈橙红色,渐变为血红色,久置不消失。木质部不呈现颜色反应。(3)取本品粉末0.5g,加浓氨试液0.3ml、三氯甲烷25ml,放置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槐定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丙酮-甲醇(8:3:0.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8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水(2:4:2:1)10℃以下放置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4)取氧化苦参碱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鉴别〕(3)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和上述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用2%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5:0.6:0.3)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依次喷以碘化铋钾试液和亚硝酸钠乙醇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斑点。\r\n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01mol/L乙酸铵溶液(浓氨试液调PH8.1)](3:2)为流动相A,0.01mol/L乙酸铵溶液(浓氨试液调pH8.1)为流动相B,按下表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5nm,理论板数按氧化苦参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苦参碱对照品、氧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苦参碱50μg、氧化苦参碱0.15m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浓氨试液0.4ml,精密加入三氯甲烷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33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三氯甲烷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无水乙醇适量使溶解,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5μl与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苦参碱(C15H24N2O1)和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的总量不得少于1.2%。饮片\r\n同药材,含苦参碱(C15H24N2O1)和氧化苦参碱(C15H24N2O2)的总量不得少于1.0%。

【炮制】除去残留根头,大小分开,洗净,浸泡至约六成透时,润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归经】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 (苦参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4.5~9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储藏】置干燥处。

【备注】(1)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b]中毒[/b]后出现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脉搏急速、惊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b]解救方法[/b]:未出现惊厥时可洗胃和导泻;内服蛋清,鞣酸或浓茶;静脉滴注葡萄糖盐水;惊厥时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痉剂;呼吸障碍时用呼吸兴奋剂。 (2)用于湿热下痢,黄疸,赤白带下,阴部瘙痒等,常与黄柏、龙胆草等合用。用于周身风痒,疥疮顽癣,常合赤芍、地黄、白藓皮等同用;用于麻风,常与大风子等同用。

【摘录出处】《中国药典》

中药材天地网APP 新版上线(点击下载)

更多报价采购信息 助你提前抢占商机!

微信朋友圈

请用浏览器自带分享功能

请用浏览器自带分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