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山药种植在广西陆川县横山乡良塘村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随着山药市场行情的不断提升,2008年4月,该村成立了甘新山药专业合作社,逐步扩大了山药的规模化生产,山药也渐渐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
一亩山药十亩粮
日前,笔者深入走访良塘村,听到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亩山药十亩粮”,它形象地反映了当地村民种植山药的热情。在该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山药,且出产的山药很少流入新鲜菜市,而是凭着他们传统的烘晒技术做成山药半成品(即干山药)出售。
据了解,当地农民种植一亩山药,收入少则四五千元,多则过万。有一村民当场给笔者算了笔账:“一亩田每年产稻谷六百斤,不计人工、化肥成本,卖出去最多也就六百元收入;而一亩田每年产山药四五千斤,价格就算再差,也有五六千元收入。”
村民阿英伯家是该村山药种植大户,种有3亩的山药。笔者在他家楼顶看到,又长又粗的山药晾了满满一层,随笔者前行的收购商贩蓝春球估算,阿英伯家成色不错的山药今年至少能卖两万多元。
今年山药不愁卖
当地的村民过完春节后就开始忙着收获山药,笔者前往良塘村时已经到了卖尾货时期。
在村民李英球家里,笔者看到他正把最后剩余的一点尾货给处理了,得款一千多元。“今年儿媳在家帮着挖山药,劳动力多,挖出来加工一批卖一批,根本不用愁销路。”他直言,先前卖出去的干山药每斤价格才5元多,没想到一下子升到了6元,感觉之前卖亏了。凭着在家里种山药等收入,李英球早几年已建起了一栋两层楼房。
而该村七叔家的干山药成色不算好,此前没有卖出去,现在算是“捡了个便宜”,待收购商再次登门时,每斤收购价已达6元。当天他卖了388斤干山药,收入2328元。收购商蓝先生告诉笔者,以前山药价格低的时候,一进村里喊收购,很多村民都主动用簸箕挑上前任商贩选购,现在变了,轮到收购商贩挨家挨户去收,有时甚至还要亲自去田里帮忙挖山药。他认为,今年山药不愁卖,主要是因为北方冰冻灾害致主产区大量减产,全国囤货量不足。
技术和市场 带旺了良塘村山药种植
“以前种植的山药产量很少,大家都没有什么积极性。”李英球告诉笔者,自2008年4月村里成立甘新山药专业合作社成立后,村民改变了传统堆高土种植山药的方法,改用反季节定向种植技术,使山药产量更高、更笔直、品质更优。
除了技术原因外,良塘村种植山药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告诉笔者,以前种出来的山药小,卖价不高,有的时候就成了农民副食甚至成了养猪的饲料。
蓝先生一直以来都是良塘村干山药的主要买主,他回忆了近年来山药的收购价:“2006年前干山药的每斤收购价才1.5元,2008年才上到2.5元,去年高到4元多,今年一下子涨到了6元。”他认为,每年每斤差不多涨了2元,村民看到这个形势自然也就更加积极扩大规模种植山药了。
“去年全村种植山药380多亩,今年准备翻一番,山药种植面积将扩大到700—800亩。”吴仁成告诉笔者。
旱情对今秋山药种植影响不大
由于天气持续干旱,笔者在良塘村采访时看见,流经该村的小河几近干涸,很多村民都在积极寻找水源,有的村民甚至熬夜抽水赶春耕。
反季节定向种植技术推广以来,良塘村实行春季种稻谷、秋季种山药的轮番种植模式。一般是农历二三月收获山药后立即翻土插上秧苗,五六月收完稻谷后翻土挖洞种植山药。所以,每年的二三月和五六月是村民最忙碌的时候。吴仁贵告诉笔者,由于采用新技术,7月仍是山药的种植期,因此今春旱不会影响秋季山药种植。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