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编者按:为了摸清川西南中药材资源情况,了解川西南中药材生产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困境,中药材天地网特派出信息调研专员,奔赴产地一线,对川西南中药材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并做系列实况报道。此行考察的地点为雅安市石棉县、凉山州冕宁县、凉山州美姑县及眉山市丹棱县,希望我们的调研对中药材生产和发展有所帮助。
2011年2月25日,中药材天地网信息调研专员一行三人奔赴此次川西南资源考察行程的第一站——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在地产药材经销商杨琼的带领下,于当日下午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其深入交流。具体情况如下:
一、 地形地貌
山地为主河流纵横 亚热带湿润气候 地理位置优越
石棉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东连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依九龙县、康定县,北与泸定县毗邻。境内山高谷深,以山地为主,河流纵横,岭谷相间。
县域属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冬春无严寒,夏秋多雨无酷热的特点,干湿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由于地处横断山脉,多呈南北纵列,地势西南部高,东部低,四周有3500米以上的高山,山高谷深,坡陡岭峻。最高点为西部与九龙县、康定县交界的高峰“神山梁子”,海拔5793米,最低点为丰乐乡大渡河谷最东端,海拔790米。县内呈垂直型气候,高山、中山、河谷气候反差大,干湿季分明。年降雨量801.3毫米,年均气温16.9℃。
此外,当地基础设施良好,交通、通讯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二、 资源情况
家种野生药材资源丰富 集散地优势明显
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了其中药材集散地的优势,该地主产野生品种有重楼、白及、赤芍等;家种资源有川佛手及黄柏。
(1)家种资源
•川佛手
石棉县为川佛手主产地,年产量约200吨上下,亩产量在200-300公斤左右(干货),由于当地加工条件及加工方式所限,川佛手价格始终低于广佛手;集中种植区域为田湾乡至草科乡一带,该区域川佛手的种植面积占石棉县川佛手总种植面积的1/3。
经我们实地考察得知,目前令种植户担忧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近年来由于病虫害严重,当地绝大多数佛手树生命周期仅2-3年,只有少部分达到10年以上;二是去年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霜冻将大部分扦插的小树苗冻坏,而且严重影响了佛手树春季的正常开花,往年此时春花已经盛开,但今年基本上没有春花,可能影响今年川佛手的整体产量。

图1:信息调研专员认真观察佛手树受霜冻情况,受冻后的佛手树枝干枯、需要修剪$pager$

图2:被冻坏的佛手花

图3:正常情况下此时应是佛手花期,但眼下却很难找到一朵佛手花

图4:部分区域佛手树受冻情况较为严重

图5:被冻坏的小佛手树苗
•黄柏
当地的另一家种中药材为黄柏,由于目前收购商不多,资源丰富,年供应量可达500吨以上。$pager$
(2)野生资源(以下未标注者均为年产量)
当地野生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为重楼和白及在川西南的重要集散地,辐射范围涵盖汉源镇、凉山州及甘孜州等地,优势十分明显。
当地重楼为正品七叶一枝花,年产量可达80-90吨;白及为大白及(三角白及),年产量50余吨。此外,当地野生品种还有骨碎补(扁)50-60吨,骨碎补(小)200吨上下,川栀子(黄)2-3吨,牛尾独活100-200吨,马蹄大黄30-40吨,续断(野)40-50吨,手掌参1-2吨,百部5吨,木通200-300吨,天冬(野)1-2吨,光慈姑40-50吨,黄精30吨,竹节黄精100吨,赤芍(野)150吨,羌活200吨,天南星50-60吨,僵蚕20吨,乌梅100吨,崖陀400-500吨,白升麻500吨,绿升麻70-80吨,旱半夏50-60吨,何首乌(野)20吨,扣子七3吨。另外还盛产川贝母(1吨)及冬虫夏草(几百公斤,为川虫草重要产地)。

重楼

白及

赤芍

黄精

手掌参$pager$

天冬(野)

骨碎补(扁)

骨碎补(小)

马蹄大黄

木通$pager$

绿升麻

川栀子(黄)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