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4 02:56:15
最近总听朋友抱怨,说经历过药材市场大牛市的人在这熊市熬着真不是滋味,做药材生意这么多年,走南闯北,无论是赚钱还是赔钱,总觉得心里坦然,但这两年市场行情太低迷,总有种说不出的无力感,赚钱是越来越难了,有的甚至已经有了转行的念头。
本人亲身体会,这几年药商的日子大不如前,以前信息不发达的时候,靠自己摸索,哪个地区主产什么品种,这都属于商业机密,看准了买货拉到市场,赚点差价,钱赚的稳稳当当。现在什么都上电脑了,不少产地的农户也整台电脑在网上看行情,信息透明了,药商靠赚差价的安稳日子一去不复返咯。
再者,市场三天一大检两天一小检,对药市的整顿力度不断加大,在这熊市里生意更难做了。那这么萎靡不振的市场,药商天天喊着生意冷清,药企嚷着原材料太贵生产成本高,那到底谁赚钱了?
前两年的好行情,农户卯足劲地扩种,但现在真正跌到成本价农户大面积弃种的又有多少呢?党参2013年产新后逐步掉价,结果当时苗子价格大幅下滑,尝到甜头的农户不愿弃种,2014年种植面积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而药商觉得党参从100多元高价下来,可以入手了,但过早的建仓抄底,农户手上的货出手了,药商拿着不上不下的党参发愁了,占资金占库房,进退两难。
川芎关注者众多,每年产新都有大批商家进驻敖平,但在川芎这个品种上被坑的商家不在少数。自2011年以来,川芎产量均保持在万吨以上,最高的时候更是接近2万吨,而川芎的需求仅在9000-10000吨之间,多余的货哪去了?商家买了,每次产地种植面积大长势良好,大家都觉得川芎要掉价,但掉的幅度还不够,就有商家匆忙介入,价格又上来了,就这样农户年年扩种,价格年年不见起色,川芎也是富了药农苦了药商的品种。
去年元胡产新,鲜货价涨的厉害,还出现了抢购的局面,农户卖鲜货赚得笑开了花,最后亏得加工户是手足无措,拿着烫手的山芋卖也不是留也不是,像这种药商哑巴吃黄连的品种还多着呢。
哎,现在的农户都不像以前等米下锅,都是有钱傍身的主,药材行情不好放个几年又何妨?到头来还是苦了药商,辛辛苦苦忙活一场,都是为药农赚钱了,日子真真是越来越难过,各位同仁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暂无数据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