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四川雅安市天全县地处二郎山脚下,是牛膝、黄柏的主产地之一。我网考察组一行四人于2011年10月10日到达天全县,调查了该县五位药材常年经销商,详细地了解了当地药材资源现状。
一、近两年黄柏价高 黄柏资源遭到疯狂采剥 2005年版《药典》确定,川黄柏为药典品种,其需求量逐渐增大,行情逐步攀升。我们首先采访了黄柏常年收购商吴姐,她的收购点位于天全县始阳镇。

图1:考察组来到吴姐的收购加工点
据吴姐介绍,天全县黄柏主要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种植的,到2002年后基本没有再继续发展了。近几年因价低,行情保持在10元以内,产出量也就是20-30吨,产量也相对稳定。去年价升至13元,产出量突然增加到300吨,今年前期价高,采剥力度更是空前加大,产出量接近400吨。目前由于货源过多,销量骤减,产地库存较多。黄柏生长周期较长,大肆采剥后,其资源蕴藏量已经不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部分野生药材,如鱼腥草、天南星、金钱草等,资源较为丰富,只是价格低了,农户采收积极性不高,产出量基本为零。就是想收购也收不上来。当地收购商侯老板无奈地告诉考察组。

图2:考察组与当地收购商侯老板交谈
二、野生资源锐减
新场乡位于天全县的悬空山下,野生品种资源相当丰富,其中有部分为濒临枯竭的野生品种,如毛慈菇、川贝母、九香虫等。杨老板是当地药材经营商,已有20多年的经营经验,考察组在他家中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图3:考察组与经营商杨老板交流
据杨老板介绍,毛慈菇在90年代的时候还能收几百公斤,今年产量就不到30公斤了;当地因为修电站,九香虫生存空间受到影响,减产严重,价格也从前些年的几十元,上涨到近年的100多元。


图4、5:经营商杨老板的收购点
天全县的奥老板在县中药材公司退休后,自己设了个药材收购点。他从事药材收购工作已有43年,对当地的资源了解很透彻,也感受很深。

图6:考察组与收购商奥老板交流
奥老板向考察组工作人员陈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现在地产资源的变化情况。例如:在90年代初期,他每年可收购毛慈菇200公斤左右,现在最多也只有1-2公斤的量;石菖蒲在90年代中期产量在5-6吨,价格在1-2元,但05年以后量就逐渐减少,目前已经收购不到货源。
最后,奥老板向我们总结了近年来野生药材难收的一些原因:1、人工费用贵;2、无序及毁灭性的采挖;3、挖药的人少,多外出务工。以上因素都导致了产出量的降低。
三、川牛膝的尴尬现状
另外,天全县的奥老板还向考察组介绍了家种药材川牛膝的尴尬现状:90年代能产200-300多吨,但由于该品生长周期较长,生长环境特殊,加之价格低迷,经济效益差,农户年年种,年年吃亏,现在多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而今只有20吨左右的量,并且品质已大大下降。他语重心长的说,八九十年代,当地牛膝可是全国闻名,其年产量达到300吨,畅销全国。
四、考察组视线
此次在天全县资源考察中,野生及家种药材的资源变化,令我们深思。
1.野生药材生产不稳定。一是由于无序及毁灭性采挖,储量已少,导致采挖量减少。二是价高就疯狂,资源一时放大。三是野生药材采收不规范,不能形成规模,药农收入不稳定,导致生产积极性下降。
2.家种品种形不成品牌效应。品种不能体现优质优价,也就没有市场竞争力,其结果只有被迫退出市场,如当地的川牛膝。
3.药材收购现状令人担忧。价高时疯狂,产量猛增,价低时没有货源,其实这都是对资源的浪费。所以我们要加强引导,合理的利用资源,促进市场健康的消费。
(考察组蒋尔国、杨晓慧、魏蓉、尹悦天全县报道)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