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9 01:25:00
编者按:目前我国枸杞子产业进入战国时期,随着近年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枸杞子的崛起,不再是宁夏枸杞子一家独大。不论是政府支持也好,差异化发展也罢,枸杞子产业蓬勃发展中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与机遇。精河枸杞子目前产业现状如何?
一、精河县的由来
笔者查了县志,精河县因精河得名。精,据《西域同文志》,系“准语”,“蒸甑”之意。唐代称石漆河,《西域图志》作晶河。“晶”为蒙古语,意为“清凉”。清代光绪年间改称精河。
不过朱所却说了另一番解释。精河,因为河水以前呈淡淡的乳白色而得名(这个男性同胞都懂的)。并且由于精河的存在,古时候的精河县就是女儿国。女人喝了精河的水就能怀孕。
虽然,笔者更愿意相信这种美好的传说。但《西游记》是根据玄奘法师所著《大唐西域记》内容改编。《西游记》中对西梁女国的描述是“阴世少阳,农士工商皆女辈,渔樵耕牧尽红妆”。
女儿国就是古代母系社会,在四川丹巴、云南泸沽湖等地现仍有遗存。不过《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指的不是这两处,因为唐僧的取经线路是从陕西出发,经甘肃进入新疆境内。据考证,书中所提到的西梁女国位于现在的新疆库车。库车古代被称为龟兹,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这里水土好,是出美女的地方。传说中的子母河就是现在的库车河。
精河县气候属典型的北温带干旱荒漠型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光照充足,冬夏冷热悬殊,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蒸发量大,春季多风沙、浮尘天气。日照时间长,年日照达2700多小时,无霜期170多天。
二、精河枸杞子交易市场
精河县内有新疆第二大的内陆咸水湖艾比湖,据说以前这里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地,天山下的黑山口只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入乌鲁木齐,艾比湖两侧是广袤的沼泽地带。不过现在,艾比湖水位下降,这种天然屏障已经消失。
这个季节其实是当地采挖野生大芸的时节,而且以前当地也是野生大云的主要产区,品质也要优于其他产区。不过现在当地政府保护艾比湖湿地,这种乱采乱挖情况得到抑制。
时间已是下午六点。我们马不停蹄的来到托里乡的枸杞子交易中心。目前既不是产新期也不是传统销售旺季,整个市场显得冷冷清清。偌大一个市场除了歪歪斜斜停了几辆车,就只有一家在晾晒返潮的枸杞子。
当然这也符合当前产地交易市场的特点,由于没有很好地冷库、仓储条件以及品种产量小、品种单一等制约,产新后货源就运往各大专业性市场、药企等。整个市场最为显眼的就是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精河站。位置就在市场一进门右侧。门面很大,设备先进,各种配备相当豪华。
龙总在听取朱所长与当地精杞神老总介绍精河站情况
三、精河枸杞子详细情况
由于时间非常紧迫,龙总简单了解了精河站情况之后,告诉站里的工作人员,精河枸杞的信息监测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如何找到监测站的盈利模式,不是简单的信息和产品展示。
我们在精杞神枸杞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总代旭升先生的陪同下下地考察了当地枸杞子种植、管理、产量等情况。
从左到右依次是精杞神老总、朱所、龙总和蒋总
精河枸杞子,种植面积12.5万亩,2016年预计17.5万亩,周边乌苏大概有2万亩的种植面积。年产枸杞2万-2.5万吨。
精河枸杞子以托里乡枸杞交易市场为核心辐射周边乡镇,当地主要以大规模包地种植为主。基本实现机械化,一亩地实行1*3模式,大致每亩地种植230课枸杞苗。整年需要人工不多,春天修剪需要1个工,夏天维护2个工,种植、灌溉、除草等已经实现机械化操作。当地通过30年种植,基本实现自己育苗,有精1号、4号、7号。很少出现不够状况,不够会从宁夏购买一些种苗。当地农科所正在研制振动式的采摘枸杞机器,未来枸杞子主要的人工也会被枸杞采摘机完成,从而大幅降低人力成本。
管理好当年就可以产果,3年后进入盛果期,包大户机械化作业一般产鲜果800公斤,干果200公斤。不过价格合适,农户自己种植会摘秋果,秋果产量可以占到全部产量的30-40%,这样农户种植产量鲜果可达1吨多,干货也在300公斤上下。当地一般夏果4茬,秋果由于人力成本,大户包地种植就不进行采摘。大户一般都是上千亩种植,会与当地枸杞加工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目前,一摘下来就撒食用碱(其他地区为了保证颜色和产出量会使用亚硫酸钠)。当地以前是靠晾晒,现在整个精河有100多个大大小小的烘干房,可以及时烘干,减少二次污染。
吃完晚饭已是深夜,笔者走出酒店,仰望苍穹,这里的夜空如此深邃,繁星点点,让人迷醉。也许,正是这种毫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精河枸杞子。不过,没来新疆之前,笔者对精河枸杞的认知却少的可怜?精河枸杞面临怎样的困境和未来有怎样的机遇?且听下回分解!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