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4月28日下午,一则辞职消息引爆网络。去年8月12日,陆群的一组为“南方金银花正名”的微博引起轩然大波,经过几个月的发酵,“金银花”“山银花”之争也渐渐平息,然而湖南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的宣布辞职又将“金银花”“山银花”之争重新拉回风口浪尖。
这几天陆群辞职的微博引发疯狂转载和跟贴,金银花事件成了网上的热点,大家都被金银花和山银花之争所困惑,不明真相,不明觉厉……笔者看了网友的评论,大多人对金银花没什么兴趣,倒是“实名举报药监局局长”这个涉及到所谓“内幕、腐败、阴谋”等作料的爆料更合网络看客的胃口。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至于具体问题,在搞清楚状况之前,强烈建议不要将一个学术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作为从业者,我们特别不愿意看到行业地震,大家都很受伤的。
那么回到事情的本源,其实对于金银花和山银花之争,早些年在学术界就有一些争议,引发这一事件的金银花和“山银花”究竟是什么?我们来回顾一下历史。
金银花更名学术之辩
金银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而山银花却闻者不多。在中国植物志中,能够称为“金银花”的,仅有忍冬科忍冬属的忍冬(Lonicera japonica)一种。而忍冬的干燥花蕾,也是各版次药典均认为的“金银花”来源。
但目前问题出在“山银花”上。中国植物志中,明确注明有“山银花”称呼的植物有三种,即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菰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和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此外,在引起争议的2005年版中国药典中,“山银花”除了上面三者外还包括了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在这四种“山银花”中,以灰毡毛忍冬种植面积最大。
金银花是藤本植物,灰毡毛忍冬是灌木,像树一样的。金银花一支两朵花,灰毡毛忍冬一支10来朵,采摘成本低。
两者化学成分也有很大区别,灰毡毛忍冬含皂苷,有溶血性,是不能用作中成药注射剂的,有安全隐患。
从1977年一直到2000年的《中国药典》,山银花和金银花都是合在一起。虽然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两者进行分列,但是药典对两者在性味与归经、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中的描述,又一字不差。
从药方典籍来看,河南、山东一带所产的忍冬,一直被认为道地品“金银花”。然而,在中国植物志中又明确写明,菰腺忍冬和灰毡毛忍冬被长期以来作为“金银花”收购和入药。说明二者和忍冬混称为金银花已经有相当的历史,仅在当地因形态上有区分,因此也有“山银花”之名。由此,由于植物学分类和传统应用间的差异,使得金银花和山银花之间,多出了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问题与思考
药典更名后,山银花价格一落千丈,这无疑又给南方山银花市场带来沉重打击。由此,南方种植户和政府自然对药典的修改产生了不满情绪。而陆群的“实名举报”又因为开始提到的吸引眼球的要素,成为了热点话题。去年,南方多地政府联名要求将山银花恢复原名。2015新版《中国药典》修订已到了收官阶段,预计今年5~7月颁布,最迟10月份,目前来看是否改名仍未可知。
从局部来看,金银花的名称争夺,的确能给胜出的一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甚至能让一个地方出现连片的生产基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从全局角度来看,这样的争斗是典型的“窝里斗”,将对中药材的市场前景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近年来,关于中医是伪科学的批判越来越多,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金银花之争再次引发了民众对中医药的质疑,中药材或方剂经受不住类似的折腾。期待纪检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全面、专业的调查,还公众一个负责任的真相。
金银花之争,谁是谁非,暂无定论。除金银花和山银花,中医药领域还存在很多品名之争。国家药典收载的中药材多达1000多种,而且即便是同一品种的中药材,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时间、采摘部位及不同加工方法都会造成质量上的巨大差异。如何更科学地使用中药材,相关部门应更加关注中药材如何标准化的大命题。唯有标准化、规范化,才能确保用药安全,中药才能走出国门。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