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当归:经历了三、四年的持续低价和去年的大幅减产,当归终于迎来辉煌。今年不受“非典”影响,脚踏实地地走自己的路,价格一直平稳运行,虽然各地盛传今年丰收在望,但仍无屈就之意,现价70支7~7.5元,90支5.5~6元,归头18~28元,归节4~5元,归尾2~3元,成交频繁,人气极旺。该品年种植面积约13万亩,近年用途拓宽,用量增大,供求渐趋平衡,今后一段时间仍将平稳运行,不排除再度上升的可能。
2004年9月15日——网刊26期甘肃当归产销情况简析□ 王建忠
目前甘肃当归年种植面积13~16万亩,产量1.6~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5%,省外仅有云南丽江、四川南坪等处有少量种植。甘肃当归以岷县所产“岷归”为代表,特点为个大、味浓,挥发油、阿魏酸等有效成份含量高,由于疗效确切,自古以来就有“妇科圣药”、“十方九归”之称,固而畅销于国内外市场,为大宗药食两用品种,据产地行家估算,该品现年用量1.6~1.8万吨。
一、种植面积稳定,需求有所增长。
近年对当归种植面积有两种看法,一说稳定,一说减少,说减少者有两个论点,一是气候变暖,原主产区种植范围缩小,二是多品种种植,黄芪、黄芩、党参种植面积的扩大占用了当归用地。但笔者倾向于“低线稳定”的观点,理由:一是近年气候变暖、干燥,当归原部分主产地如岷县东川、漳县四族、三岔、渭源会川,次产地陇西、陇南都发生了抽苔、病虫灾害问题,造成大幅减产,甚至几乎绝收,出现了因环境变化而不适宜当归生长的情况,但是,主产区的整体南移(如岷县文斗乡3万多亩土地过去只种粮食、洋芋,现在全部改种药材)和山区种植面积的增加(川地种植面积减少较多),以及新产区的形成(如和政、卓尼、临潭等新产区),基本上弥补了减少面积。现甘肃当归主产区为岷县(年种植面积,下同)5~7万亩、宕昌2-3万亩、渭源2~3万亩、漳县2~3万亩,次产区和政、卓尼、临潭、陇西、礼县、武都等地2万亩左右。
关于需求,也有两种观点,有说增加,有说减少。笔者认为,当归需求整体有所增加。说减少者不无道理,1998年以来,当归药用量是有所减少,如老产品当归精等因市场变化不再生产,汇仁肾宝等保健品销量大幅下挫,原料用量同等下降,以当归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开发缓慢等因素,的确使当归的药用量有少量下降。说增加也有其道理,近年来当归食用量的确有较大突破,仅厦门市牛肉面、牛肉熟食调味年用量就达200多吨,福建、广东及至四川、郑州等地大中城市,当归调味滋补用量每市达100~200吨,这是一个庞大的增量市场。从岷县、渭源近年当归片加工厂来看,个个生产热火朝天,淡季不淡,旺季供不应求,以至扩散到了家庭生产,从加工方面估算的数据达6000~8000吨,这说明当归的食用量比1996年前传统的食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如此,减的不多,增的量大,当归的实际用量仍然有相当增加。
二、生产技术改进,产量大幅提高。
1996年以来,当归种植逐年推广了地膜覆盖技术,如今,60~70%的面积实施了该项技术,正常年景,当归覆膜后可增产25~30%,平均年产量由不覆膜的100多kg提高到了150~200kg,特别是特、一二等的产品率大幅上升,比如过去当归最大等级为单斤10支,称“10支归”,且稀少,现在5支归也可常见,甚至当归王每支干品在150克以上。地膜覆盖后地温提高,微生物活动增多增强,虽然病虫灾害有所扩大,但尚可人为控制,因增产效果和提升等级非常明显,药农收入大幅提高,所以该技术近年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在面积稳定的前提下,覆膜增加的产量,正是被迅速增加的食用量所消化。
三、气候环境变化,大灾大害减少。
20世纪80年代前,以当归主产区岷县为例,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温差很大,洪雹灾害频繁,有“十年九雹”之说;当归的“麻口病”害也是难治顽症,两大灾害的影响,致使当归产量低且极不稳定,90年代以后,当归“麻口病”使用有效农药,灾情得到了控制,解决了主要病害问题;由于全球气温变暖,当归产区也不例外,气候明显转热,近10年相应地冰雹灾害逐年减少,现己很少发生,两大灾害的控制和消失,当归生产和产量进入了平稳期。大起大落的价格形成机制便失去了基础。$pager$
四、购销形态变化,暴涨暴跌遏制。
1997年前,归农收获之后,因贫困而急于用钱,短时间内便销完产品,当归货源的控制权在大中商贩手中,存货量多者数百吨,少者几十吨,一遇灾情减产,便可操控价格。1980~1997年期间,当归价格起落平均是3年一个周期,先后经历了6次涨落,其中有3次是3倍以上差价的高低价格,所以,当归是药商手中的好品种。1998年后,这种购销形态发生了变化,一是产量需求和价格对平稳,到2004年7年期间,仅有二次不大的价格上涨,且持续时间短,先出手者赚钱,后入手者赔钱;二是货源的控制权逐渐转移到了农户和产地小贩手中,他们采取收获产品全年分期分批销售的办法,基本上控制了市场价格,使大药商无法囤货赚钱,因而逐渐地减少了经营,当归货源存量由市场转移到了归农和小贩家中,价格“晴雨表”由文峰市场转移到产地农贸市场;三是药厂和药厂代理商直接在产地集贸市场收购发货,导致销区市场经营商无生意可做,甚至连季节差价也很难赚到,故而放弃购进或减少了当归周转库存,可以说文峰市场现常年当归周转量仅为1997年前的1/4。上述购销形态的转换,遏制了当归的暴涨暴跌。
五、主体平稳运行,操作需待机会。
今年甘肃风调雨顺,各种药材都呈丰收景象,根茎类作物长势为历年之最,丰收在望。当归不例外地决定了它平稳运行的大局,估计产新后价格会有一定下浮,但不会低于生产成本或微利底线,如归农惜售,其价仍将保持相对平稳。
记得2001年,李诚先生曾撰写过一篇题为《难做的当归》的文章,透彻地分析了当归虽然产地最为集中,但难以操作的原因。近年,这种难度不但没有减弱,而且有所增强。但难做不是说不能做,永远没有机会做,浙贝母能做、生地能做、自然当归也能做,只不过需要成熟的时机和有魄力、敢投入,善操作的人。
甘肃当归1980-2004年价格起跌表(文峰价)
规格:甘二等 95年前、甘统95年前、甘肃小统96年后 单位:元/kg
2003年8月5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