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在木本类药材中,大概没有比杜仲这个品种更尴尬悲惨的了。自1990年代初期跌入低谷至今,屈指算来,已有十一、二个年头,几乎无人问津。但在2005年秋季,杜仲似乎有了摆脱苦难境地的迹象,披甲皮价升8元左右,枝皮价升2元左右,平均上涨3-5。许多专营杜仲的药商隐隐约约看到了漫漫长夜中的曙光,积压多年,几乎要生虫霉变的立即换手,看好后市的急忙打听收购。但此中迹象仅持续了不到二个月,就像那个昙花一现的故事,美丽之后既归于沉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杜仲的社会蕴藏量过于庞大。十多年前当杜仲价格达到统皮50-60元,披甲板皮80-150元的高价时,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省、上百个地区、上千个县把杜仲当作农村、尤其是山区主要的特色经济林品种来大力发展。原来1毛钱一棵的杜仲苗,爆涨一块多;杜仲种子也被河南卢氏臭名昭著的所谓“名贵药材”推广商们,以1600元每公斤的价格卖到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乃至天山脚下的戈壁滩上。那时我刚入药界,简直被杜仲的疯狂惊呆了。起于1980年代末期,止于1993年的这轮持续五年的辉煌期,使本来就具有顽强和较广泛适应性的杜仲树,得到一次由量到质的普及和飞跃。量是空前绝后的推广种植,质是导致传统贵细的杜仲药材从此打入冷宫,不再显贵。
其次是用量问题。对此我因没有做过调研,所以不敢妄论。但我总觉得杜仲,尤其是皮的用量不是很大的。依据有三:药用方面主要在医院处方上使用较多;医药化工方面则主要采用叶子乃至种子作原料来提取杜仲胶,因为相比之下叶子更廉价些;外贸出口方面没有确切资料显示有过快增长。
再次就是库存消耗与货源补充的关系。一个大家都比较认同的现象是,经过十余年的消耗,杜仲的库存是相当薄弱的。但问题是货源的有效补充。在木本药材中,杜仲算是比较速生的,比厚朴慢,但要快于黄柏、辛夷等。一般8-10年生的杜仲树,胸径可达10-12厘米,是可以采剥加工成宽30厘米,厚1-1.5厘米的板皮的。如果不讲究规格,6-7年生的树也可采剥。因此,近些年中、小规格的杜仲皮一直难以断档,就是这个原因,并且预计在今后几年也不会断档。
杜仲在低谷沉寂十多年了,但十多年对木本类药用植物来说是正常的。药材涨跌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家种草本类周期在3-5年,那么本类就在十年以上,辛夷虽不足十年,但厚朴已超过十年。若要问杜仲的价格高峰期还有多远?我认为,没有人为运做情况下,至少还要4-5年。只有当十五年前种下的杜仲林被采伐得差不多,再加上园林绿化对杜仲的大量移植应用和林业政策的大力保护,在2010年前后,杜仲这一崇山峻岭中杏林隐士,也可能再度一展名药风采!
2006年2月11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