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太子参近阶段人气骤增,行情持续上升,贵州、福建、安徽等地的统货价格均上升到了60-65元不等,由于涨幅较大抑制了货源的正常消化,近日行情出现小幅回落,目前贵州统货降至63-64元之间;福建货60元左右;安徽宣州货60元左右。
太子参人气较浓,行情为何价落?是高峰下山,还是中途调整,稍作休息蓄势更猛的力量?
太子参为药食两用品种,是四十种大宗中药材品之一,年需求量较大。主产安徽宣州、福建柘荣,贵州施秉三大产区。福建产量最大,安徽次之。但近年来二产区种植面积逐年递减,特别是安徽宣州减种幅度更是明显。贵州为新发展产区,由于当地经济相对落后,而且当地土壤又非常适合太子参生长,所以发展较为强劲,进而成为第二主产区。其他浙江东洋、湖南溆浦也有种植,但面积极微,影响不了太子参的行情。
太子参有过辉煌,也有过多年的低迷,甚至烂市。历史上1988-1989年、1998-1999年太子参曾经有过两次百元以上的高价,两次高价周期相隔时间10年左右。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的1988-1989年太子参创下了170元的天价后,随后进入低谷期,于1997-1999年又一次创下了高价,这一周期价虽没有前一次价高,但足以刺激太子参的生产发展,从而酿成产大于销,价格因此跌入低谷。进入二十一世纪,太子参行情仅在十几元间振荡,03年“非典”期间价格猛升,但那只是昙花一现,就是受那次昙花一现的影响,好多药农似乎又看到了希望,开始恢复种植,同时贵州施秉的太子参种植也快速发展起来,由于产量的增多,行情再次陷入低谷。
2004年至2009年上半年,太子参价格一直在20元上下浮动,安徽、福建产区农民见没有效益,开始逐年减少种植,贵州因经济不如这两个省份,农民依然继续种植,受近年多种因素影响,面积虽然有所扩大,但产量却增加不多。库存也随着年年的消耗,渐渐转薄。按周期计算,2008年下半年就应该是太子参的转折年,但受世界金融危机的突袭,导致该品价升推迟。
2009年下半年,太子参迎来了久违的艳阳天,好多商家发现太子参库存确实减少很多,而且产新量又明显不足,纷纷奔赴产地抢购,拉动价格节节攀升,以安徽宣州太子参为例,八九月份还是20元左右,到10月份便猛升至33元左右,年底升至到42-45元。春节过后,太子参步伐迈的更快,很快上升为50元、60元。
太子参猛升会不会再次刺激农民盲目大面积发展呢?
据了解,该品产量较低,一般亩产只要80—120公斤,最好的也不过150公斤左右,而且种植繁琐、费工费时,投入较大,如果买种苗和顾工种植成本更高,太子参虽然已经上升了很大一个台阶,但目前整体物价已今非昔比,而且农民种植太子参远远不如打工,所以目前行情仍难调动福建、安徽二产区农民大面积发展的积极性。贵州农民虽然种植意愿较强,但百年不遇的干旱,严重影响了太子参的正常发展,可以肯定的说,太子参2010年的产量将比2009年的产量还要少。目前价落只是短暂的,太子参行情后劲仍足。
中药材天地网亳州分公司 鲁振坤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