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夏枯球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球的果穗入药,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用药历史在2000年以上。具有清肝火,散瘀结的功效。对赤目肿痛、头痛眩晕以及高血压、乳痈乳癌、口歪眼斜、痔疮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夏枯球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但主产品为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浙江、河南、江苏等十余个省区。以前市场销售以野生为主,近年来家种成功,市场供应因此由野生转为家种,商品主要来自河南确山和安徽的亳州两地。但由于最近两年行情不理想,农民种植亏本,面积缩减严重,亳州十八里产区较2008年减少90%左右;较2009年减少60%左右。


亳州十八里杨庙村瓦房自然村杨锡发老汉向亳州市场药商吴世友介绍夏枯球种植情况。谈起今年夏枯球种植,杨老汉心有余悸的说:“我们这儿的夏枯球较往年减少多了,就以我们村为例,2008年种植的夏枯球有90亩左右,而今年估计15亩也难有”。他叹声气说,夏枯球这东西太费人力,一个中年妇女一天用剪刀才能剪10公斤左右干品,所以每公斤还要加上加工成本费5元左右。

今年的夏枯球不但在地面积减少,而且受前期干旱和今年冬季延长影响,长势普遍不好,缺苗断垄严重。

亳州十八里镇蒋庄赵广林老汉正在冒着高温天气用架车拉运收割好的夏枯球。他向记者介绍,由于前两年种植夏枯球效益不好,所以很多农民都放弃了种植,今年十八里夏枯球种植面积较2008年减少90%左右;较2009年减少60%左右。

亳州十八里樊庄村两位正在采收夏枯球的大妈向记者介绍,当地的人基本都到外打工去了,像夏枯球这样费工费时的药材,基本都没有人种植了。他说,“就以我们家为例,前年我们家种植了夏枯球有3亩,今年就种植了这么一点点,估计有四分左右吧,我们周边的其他农户基本都不再种植,偶有种植也是零零星星的”。
前几年都是夏枯球的土地,现在基本都种植了小麦和其他农作物,夏枯球面积降至了近年来的最低点。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