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黄芪自去年恢复上涨以来,虽然步伐不大,但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得非常稳健。开年以后,走动骤然加快,价格大幅上涨,小毛货20元左右、统装货22元左右、大条货23-24元、尾子12-13元、片子20-21元、选片23-25元,大有高歌猛进之势。目前黄芪仍然人气高涨,求购者众,后市走势如何?现简单分析如下:
一、 需求分析
黄芪,旧称“黄耆”,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黄芪为“补药之长”。具有补中益气、止汗、利水消肿、除毒生肌的作用,为滋补类药材中用量较大的品种。该品药食两用,且为出口大宗品种之一,现年需量达2万吨以上。近年来随着科研开发力度加大,呈现不断增长趋势,需求拉动是黄芪销量大的根本原因。
二、 产地分析
黄芪传统的产地有甘肃、内蒙、山西、陕西、宁夏、四川等地,目前主要集中于甘肃陇西、内蒙赤峰、山西浑源一带。甘肃陇西周边面积最大,产量、库存量最多,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产地和集散地,产销量占全国70%以上;山西浑源的北芪品质较高,但主要为丽珠集团参芪注射液和出口所用,内销很少,对市场没有影响;内蒙赤峰地区为直播种植,生产周期较长,产量不大。
黄芪因其自身生长习性变化,具有产地迁移习性,从历史记载来看,自南北朝时期“黄芪第一出陇西”,至后期出现了内蒙、山西、陕西、四川等主产地的多次更迭。至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主产地又回归到陇西,90年代末期陇西首阳周边再次出现品质退化、产区外移问题,但总体围绕陇西周边,没有出现大幅度的迁移。近年来随着甘肃省重视陇药产业开发,划拨专项资金扶持,使得黄芪种子种苗的培育工作有了初步进展,陇西周边的生产有了新的恢复,去年在陇西南部和岷县、宕昌、卓尼、迭部等地甚至出现丰产丰收现象,但相比90年代的规模仍然差的很远,生产萎缩是黄芪涨价的受热捧的重要原因。
三、 库存量分析
黄芪具有很强的产地适应性,尤其是刚开始种植的时候,产量高、条形好,是个效益相当不错的经济作物,只是到多年重茬种植之后,由于土壤微量元素不足才会出现产量下降、品质退化问题。因其产量高、加上90年代后期价格好,致使在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近10年里不但陇西周边大量种植,还被大量扩展到河西、青海、新疆等地,积攒了大量的库存,到目前为止,在陇西的仓库中还有“非典”时期未消化的高价库存,这也是长期以来制约黄芪价格上升的最大消极因素。但是,近年随着国家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强力推进GMP 质量管理规范的大背景之下,很多药厂非常重视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检测,发现存放3年以上的黄芪含量下降严重,达不到药典规定标准,这使得黄芪在总量尚丰厚的情况下出现了可用量不足的新问题,推动了黄芪价格的快速上涨。
四、 人气分析
从人气来看,黄芪作为大宗品种,是近年甘肃品种中波动较小,涨幅不高的品种,即使在低价之时也不愁销路,并且保存管理成本较低,是商家比较青睐的经营品种。在目前各种药材竞相涨价,黄芪种植尚未恢复,供应缺口偏紧的情况下,人气更是高涨,推动价格进一步走高。
综述:黄芪是大宗药食两用品种,目前产不足需,库存虽大而可用货源空虚,人气高涨,加上通胀预期和成本推动,后市值得期待。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 ”,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