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山茱萸历史上两次因气候因素,促使其价格上百。前期产区倒春寒话题再现,多商寄予厚望,介入拉动其价格小幅反弹。不过好景不长,两次寒流下,山茱萸并没受到什么影响,各地山茱萸花竞相开放,购货商也因此明显减少,货源走动再度减缓,价格较之前略有回落,市场报价在30元左右。但市场对产区气温情况关注并未随之减弱,观望态度较浓,后市走势值得关注。
一、 品种概述
山茱萸又名山萸肉,主产于河南省西峡、内乡等地,在陕西汉中及秦岭地区和浙江淳安县等地也有分布。其播种有春播和秋播两种,一般栽种后8-10年便开花结果,每年9-10月当果皮呈鲜红色时采收;山茱萸适宜的年均温度为8-16℃,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一般在-10℃以下能引起其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这种特性对其主产区河南春季乍寒乍暖的气候特征有较强适应性。
二、供需情况
山茱萸自2000年那波行情回落后,至今在低价运行已快10年有余。低价下药农种植采摘积极性有所减弱,加之气候灾害影响,产新上市量在近三年有所减少。据调查发现,近三年的产新量维持在3000-4000吨这个区间里,而这对于每年约5000吨的需求量来说,存在一定的缺口,但整体来说依然供给略大于求,因为2008年前,年产新量基本都在6000吨以上,充裕的库存量足以维持供需。
三、历史价格回顾
回顾历史发现,山茱萸最近一波大的行情始于1999年。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加上之前低价运行已久,造成市场供给矛盾显现。在市场资金的推动下,价格创历史新高,最高接近350元,相比起涨时的20多元价格,累计涨幅接近1600%。高额利润下,市场减仓兑现,价格下滑,但市场矛盾仍存,价格回落至150元后止跌转稳,并持续到2001年产新前。2001年产新在即,迫于产新压力,价格再度回落,至2002年初,已回落到40元左右。随后山茱萸进入低价运行,经过约8年的市场消化后,赶上金融危机结束,药市人气聚集,在大量的资金干扰下,山茱萸开始起涨。到2010年末,价格已回升到50元以上,但随后再难走高,企稳震荡运行至到2011年下半年药市转谈,价格才出现回落。
究其原因,预期生物特征不无关系,2000年刺激的生产,大约在2010年开始应市,考虑到这方面压力,市场对其预期并不太乐观,缺乏市场资金追捧下,山茱萸想大幅起涨可谓困难重重。2012年初春,作为倒春寒的高发季节,山茱萸再次聚集市场关注,价格由此小幅反弹,但很快经过产地调查后,客观上山茱萸并未受什么影响,行情也由此夭折,截至4月9号,市场报价30元左右,相较之前小幅下滑1-2元。
四、后市分析
作为一个备受市场关注的热点品种,回顾历史发现,气候灾害因素对其行情影响巨大。前期关注倒春寒,近期关注河南春季干旱风沙气候对其坐果的影响,话题的不断,到底哪次才能对山茱萸造成实质性的影响,现在难下结论,但是结合市场我们发现:
1、在近两年的市场牛市行情里,山茱萸在部分货源经历市场多次倒手和物价整体水平上升作用下,资源成本已经大幅提高。目前的价位无论是药农还是药商惜售心态都有所增加,市场货源走动略显迟缓。短期来看,这会对其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价格以稳为主。
2、纵观历史来看,山茱萸高价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2009年山茱萸行情异动,破周期提前起涨,可能会导致山茱萸高价周期推迟。因此短期来看,其未来预期并不乐观。
3、2000年那波高价行情刺激下的种植面积,在随后时间里,将逐步应市。市场库存还有待消化的情况下,山茱萸行情启动压力颇大。在不考虑中途气候灾害影响下,可以断言,山茱萸迫于今年产新压力,后市价格仍存回调空间。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