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自春节开市以来,浙贝母扶摇直上,毅然成为药市不可或缺的龙头品种,产地统货价格由年前的72元最高上涨至95-96元,大统货也突破百元。浙贝母短期内大上涨,又一次成为众商关注、议论的焦点。产新之前,人气旺、减产论、涨价论占主导,产新后则一路下跌,出现了戛然不同的两种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现简单分析如下:
一、产新前:
1.受灾、减产论
浙贝三、四月份生长期间,产地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多商认为浙贝怕水渍的特性会造成其严重减产。且长时间的阴雨有可能会导致病害如黑斑病的产生,植株大量死亡也将导致
浙贝母的大量减产。去年主产地浙江遭遇旱灾,造成浙贝等药材大幅度减产,其中江苏、宁波鄞州的贝母种苗减产更甚。货少价升,贝母多做商品出售,留种较少。据闻,产地今年受种苗数量限制,种植面积较小,看好后市者不断增加,持货者信心十足。
2.人气旺,炒作论
浙贝母产地单一、收获季节较为集中,一地之产供全国之用,行情波动频繁,也是容易大起大落品种的典例。再好的品种如果没有人气的支撑,也是有气而力不足。浙贝母产地高度集中,人气极易聚集,在市场整体行情不佳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成为药商谈论的焦点,产地更是聚集着良好的人气,促使药商囤积跟风。产地多数货源掌握在商贩手中,大户手中多则有几十吨,散户少则也有十多吨,市场有大户手中掌握近百余吨货源。
3.历史高价论
十年前,浙贝一飞冲天,曾创造过250元的神话历史,鉴于历史如此高的价位,如此大的诱惑,人们又多有追高心态,浙贝迅速升温的行情令人激情澎湃,产地多商跟风,致使浙贝价有多高,人心就有多大,欲浙贝再起波澜!
二、产新后:
1.库存有量,进入实销并不大
2012年之前浙贝累积了相当数量的库存,不论是大户还是散户手中都有不少货源,绝非2003年的库存见底。5月份浙贝便进入产新期,在者之前尚有库存1500多吨货源,而浙贝年用量在2300-2400吨。由于当前整体药市萧条,投资者对药市投资慎之又慎,大多不愿贸然入市。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浙贝母只能靠用药单位的正常消耗走动,但实销量并不大,大药厂一般一个月走量只有8吨、10吨货源,据了解安国市场每年的销量也只有200吨。虽然有高价货源的支撑,但是在短期内浙贝母的供应量将大于需求量,所以产新后价落也属于理性回归。
2.市场“打假、限硫”影响
进入5月以来,市场打假整顿风暴席卷了全国各大市场,使得本已冷清的市场变得更加萧条,大货滞销行情疲软,逆势中的经营举步维艰,药商提前进入“署修”阶段。受市场“打假、查硫”影响,部分品种下滑明显,一些传统用硫磺熏蒸加工的药材是此次风波的“重灾区”。此次“限硫”事件也是浙贝产新后大跳水的直接原因。
浙贝浙江产地政府倡导无硫货加工,但是新鲜浙贝不易储存,产地温度高、湿度大,再者药农已经形成了多年的硫熏加工的习惯,在当地政府没有较好整改建议的前提下,药农一时难以接受。持货者也开始积极出售手中货源,加工户也在犹豫观望,每集上市货源量陆续增多,但货源交易明显转迟,导致行情持续稳步下挫。
总结:浙贝产新前受阴雨天气影响,造成今年产量减产已成事实,但前期受人为因素影响,涨势过快过猛,导致货源实际需求量受阻,产新后回落是趋于理性的回归。近期浙贝产地政府“限硫”政策的出台,无一不是浙贝此次产新价落的直接原因。面对如此“不堪”的市场背景环境下,受灾减产的浙贝也只能暂时迎合,掉头回走。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