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茯苓产新大幕已经拉开,新货正逐步采挖、加工,再过些时日就能大量上市。在国庆节前期,各产地鲜茯苓价格的上扬,带动干货价格上涨,市场走动也有所好转,价格呈现稳中有升,随着新货集中上市,茯苓还能“扛”得住吗?
正方观点:扛得住
1、茯苓主要产于云南、安徽、湖北等地,广西和贵州也有小部分产量,其中安徽岳西和湖南靖州为茯苓的主要加工集散地,鲜茯苓从四面八方运送而来,加工成干品后再分销至海内外。茯苓的生产经营者众多,以安徽岳西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从业者就达万人之众,多数人仰仗茯苓得以发家致富,正因为参与人数多,每个人手上都可以存点货,货源分摊到千家万户,风险被稀释,在经济疲软状态下,经营者的普遍心态是把钱存银行不如存点茯苓。
2、茯苓易保存。茯苓加工成干品后容易保存,一般无需特殊管理,夏季做好防潮和防虫即可,茯苓价格一旦跌破预期,加工户无利可图,大可放进仓库,择好时节再行出售,这一特性或将成为其行情的有力支撑。
3、茯苓种植需要大量的松木,但为保护生态环境,各地政府对于松木的砍伐都进行了严格的管理限制,近年松木价格呈上涨态势,从长远来说,松木这一制约因素也会对茯苓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4、人工工值提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年物价水平屡创新高,人工工值也随之提高,以前请一个小工一天只要40-50元,现在请一个小工至少也在80元,工价上涨,茯苓种植利润空间稀薄,再降也降不到哪去。
反方观点:有点悬
1、众所周知,茯苓为一年生菌类植物,每年清明节前后下种,到秋季即可采挖上市,生长周期短,生产易恢复,注定难以形成高位行情。去年20多元的价格,极大地刺激了农户的种植热情,直接导致产量膨胀,估计在2万多吨,到今年产新时仍有不少积压库存未消化。茯苓为药食两用品种,年需求量在18000吨上下,去年多出来的几千吨货源,无疑将拖累其行情。
2、今年茯苓产新还在继续,具体产量还不明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今年虽然各地都有所减种,但减种的幅度并没有想象中大,产量不会出现骤降。庞大的陈货库存加上新货上市,冲击市场,行情回调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3、市场大环境不尽如人意。今年听到最多的就是生意难做,前两年产新抢货的场面已不复存在,无论是产地还是市场,给人的都是一种疲态,不仅是货源走动显疲,就连经营者也略显疲惫,没有往日激情。外部环境不济,加上自身不具上涨条件,茯苓的高行情之路似乎还遥遥无期。
结束语: 近日产地的小幅上扬行情已趋于结束,各产地价格保持平稳,受供需关系影响,今年茯苓想要走出低谷,只能用一个“难”字形容;受成本制约,想要大幅掉价,也只能用一个“难”字形容。在这种两难境况下,茯苓后期多为小幅震荡走势,经营户只能耐着性子,等待利好出现。
(本文出自中药材天地网信息中心,版权所有,转载请写明出自“中药材天地网”,否则后果自负)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