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谈起
甘草,大家实在熟悉不过了。目前讲囤积压货,恐贻笑大方。广大的产区、无数的库存,今日压货,何时获利?本人也是怀着同样的看法,走向了陇原大地,进行了近一个月的甘草探索之旅,通过观察有以下几点感触,希望对药界同仁有所参考有所裨益。
一、价格已经降至低谷
大家知道在最近几年的涨价中,西北药材几乎都涨了个遍,唯有甘草还在三年前的水平线上。人讲物有所值,那么甘草就是最好的例证。由于价格低廉,所有种植户、加工户、经销商很少获利,因而它的人气不旺。本人在首阳的几个交易日内,很难看到有大量的甘草成交,而甘草的价格也非常低迷。甘草圆片只有12-12.5元,过0.3筛子的片子才12.8-13元,过低的价格让好多人无利可图。
二、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
甘草是药材中的大品种,年销量超30000-35000吨。就目前库存量相对其它涨价品种来讲是不算很大。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它的基数太大。就目前涨价的
当归,其库存少吗?当归的库存何止是年用量的两倍!而轰轰烈烈的
党参,三年了,在首阳,在渭源,在文峰还有多少,谁能统计得出来。那么甘草有多大的库存?有三万五万吨吗?显然是没有的。再者是在地的面积和年产量,甘草自陇西地区引进成功以来,其产量一直据全国之首,近几年来当地减种,西移至河西走廊和新疆。人们都知道西部土地的广阔,而认为其面积很大,其实有很大因素制约着其大面积的推广。其一是种子的紧缺(关于甘草种籽危机的问题,西北甘草研究所的专家有详细论述)。甘草种子是越来越少,甘草种子价格的变化就是很好的例证。从三年前的三五十元到现在市场上的一百八十元,就足证明其减少的程度。其二是行情低迷种植积极性受挫,目前甘草籽走动不快需求下降少人过问。其三是生长周期较长,甘草在陇西是两年而在河西是三年新疆是三年以上,就现在的在地面积只是多年的叠加。就河西而言在地甘草不是一年栽种的,同样其采挖亦不能一年采挖。常讲在地量很大,其实是笼统的说法。新疆最大的甘草基地号称十万亩,那也是多少年的积累,其年采挖量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少。另据河北安国、甘肃首阳两大加工经销市场反映,近三年来鲜草上货量亦是逐年递减。
三、甘草未来走势将逐渐向好
经访问首阳的多个经营者,大都认为甘草不会再这样了,近几年甘草是被大家遗忘了。因为先有黄芪,后有党参,今年又有当归的轮番涨价,凡是种植者都取得了丰厚的效益,有谁还在种甘草呢?现在的价格是种植者没信心,加工者没效益,经营者利润微薄。故大家讲甘草行情不会再低了,眼下已经是降至了谷低,今后上涨只是时间的问题。那么时间会有多长呢?笔者引用西北敦煌甘草研究专家的话来说吧,“一旦大家都醒悟过来的时候,甘草将无种籽可种了”。
基于此笔者认为,目前正是入手甘草的最佳时机,正所谓“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