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冷眼看规模
——对中药材生产大起大落的思考
李 诚
中药材生产规模是不是越大越好?中药材生产的总盘子应该做多大?应不应该管理、控制、调整中药材生产的总规模?应该由谁来操作?如何操作?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挥之不去。
一、敲响总规模的警钟
目前中药材生产的家种产品市场价格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跌到生产成本线以下。生产者亏本,生产得越多亏得越多:川芎、黄芪、白芍、云木香、玄参、太子参、丹参、沙参、麦冬、白术、元胡、泽泻、知母、板蓝根、射干、枸杞子、砂仁、车前子、菟丝子、红花、丹皮、杜仲、黄柏、厚朴、茯苓、旱半夏、土贝母、佛手、山萸肉、家种黄芩等等。其价格之低,达到中药材市场放开以来的最低点,如川芎产地收购价2元,家种毛知母要生长三年,产地收购价2元,黄芪二年生的统货产地收购价2元。其余量产品即使在生产停止的假设条件下,也能够满足全社会需求2—3年,如川芎、白术、元胡等;甚至够社会需求10年以上的,如土贝母等。
生产者亏本,生产者破坏生产。这情景在外行的心中是难以理解的。目前,据说枸杞产地药农开始砍掉枸杞树。知母产地亳州去秋毁掉在地正生长的毛知母。临泉药农2000年毁掉大面积的在地桔梗。
中药材生产比其他农业大田生产对技术要求更高,资金投入更大,而且受土壤和气候的制约更大,这样属于特色生产的中药材生产的回报本应高于粮食生产,但是目前种药已经不如种粮,这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中药材生产的规模过大!中药材生产盲目膨胀!
二、总规模的历史和现状
中药材生产的历史状况如何?1957—1964年在100万亩上下徘徊,1965—1975年在200万亩左右,1976—1979年300—400万亩,1980—1983年400万亩左右,1990年465万亩。这组统计数字包括三木药材。1981年播种面积35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52万亩,1982年37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64万亩,1983年42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02万亩,1985年51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4万亩。1991年总面积1062万亩,其中造林面积53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3万亩,从以上能够收集到的数字说明八十年代,我国中药材家种耕地面积200—300万亩之间。而九十年代根据各报刊公布的数字大致在500—600万亩之间,比八十年代翻了一番。近三年中药材的种植面积又翻了一番。
根据中药专业报刊公开发表的数字,说明中药材生产目前的规模状况:陕西省有近百个县区种植中药材480万亩,其中山阳县30万亩。甘肃省200万亩,其中陇南29万亩,陇西18万亩。青海省16万亩。重庆市40万亩正在启动百万亩工程。江西省将在三年的时间内达到100万亩,国家级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河南省300万亩,栾川县158万亩,封丘10万亩。江苏省50万亩。安徽省亳州市辖区50万亩。河北省安国市12万亩。湖北省利川市55万亩。山东省莒县6万亩。广西省玉林市4万亩。福建省建瓯县6万亩,柘荣县2万亩。以上省份和部分市县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00万亩以上,另外,四川、新疆、山西、山东、河北、安徽、广西、云南、浙江、内蒙古、东北三省等都有较大面积的种植。这样,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实在惊人。
其实,家种中药材总种植面积保持在600万亩为适当,而目前中药材种植面积,即中药材生产总规模比中药材需求大三倍之多。
三、盲目膨胀的弊端
中药材生产规模过大,是药农致贫的根源。中药材是特殊商品,多了是草,多了价降了,也不会刺激多消费,人们不会因为药贱了没病而多吃药,这样简单的常识,我们的生产者和决策者都该多想一想。以板蓝根为例,全国种3—5万亩,市价2.50—3元。种10万亩以上,市价1—1.50元。药贱伤农,卖药难,将有1—2万吨板蓝根积压在药农手中。不是多种多收,丰产丰收,正相反,多种少收,丰产无收,这几年药农真正因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了吗?据我所知,大多数新产区都是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
从全社会来认识,中药材生产规模过大是对社会有限资源的严重浪费。土地、劳力、资金等等,这个浪费是巨大而惊人的。本来10万亩丹参即可满足社会需求而且有余量库存,结果全社会种了30万亩,其中多投入的20万亩,以及在20万亩土地上投入的劳力和资金都是浪费。这20万亩土地,我们可以生产别的,创造财富,甚至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甚至土地休闲,以保护土壤。所以,当今中药材在生产总规模上的问题是严重的,可以说全国有1000万亩以上的种植中药材的土地及其在土地上的投入是浪费,用一句大家极易理解的话来说:重复生产,重复建设!在这千万亩土地上按正常生产计算浪费的产值高达100亿。不算不知晓,一算吓一跳。
四、痼疾周期发作
中药材生产总规模严重大于全社会对中药材的总需求,不是个新问题。自从中药材市场放开以来,已经有四次了。其恶果表现为药市的四次历史大萧条,社会财富的惊人浪费:1986—1987年、1990—1991年、1993—1994年、1998年至今。我亲眼见到,市场低谷时,安国及周边生产的牛膝、黄芪无人收购而生虫、发霉烂掉;我见过药农把售不出去的芥穗推到路边的水沟里;我眼见内蒙偏远的小县投入180万元的籽种而打了水飘;我亲眼见过国宝人参每千克17元,摆地摊不如萝卜干;我见过药农毁掉在地桔梗……
五、谁之手可疗疾
中药材有过计划经济的历史,是一支政府计划之手在管理。1984年之后,中药材市场放开,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市场经济来调节。二十年以来的实践证明仅仅这一只手也不能保证中药材行业健康发展,即做到中药材生产适度规模,大多数品种供求平衡,略有库存,市价基本稳定,长期平稳运行。实际是生产大上大下,市场大起大落,造成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当然,二十年来中药材生产品种齐全,不论价格高低,满足供应,中药工业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中药材生产总规模,中药材生产大起大落的问题依然如故,那看不见的手,并没有给我们的中药材生产解决问题。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机制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平衡发展。
六、看不见的手为什么失灵
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原理:当每个人在追求他自私自利的目标时,他好象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去实现公众的最好的福利,因此,政府对于自由竞争的任何干预几乎肯定是有害的。由市场的完全竞争,供给和需求能够达到均衡。
但是,中药材生产,中药材市场,中药材产品的价格和需求,有独特性,特别是在我们目前的生产力状况和市场发育及政府作为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可能均衡发展。
中药材生产周期长,中药材从种到收一般需要1—2年,有的甚至长达3—5年,或更长。中药材生产还没有现代化,只是一家一户种亩八分,手工劳作。中药材的治病救命特殊性决定了价格的起落不能调节需求的萎缩和扩张,反过来控制市价大起大落。价格杠杆无力调节需求,一旦供求发生矛盾,多了是草,少了是宝,中药材市价暴涨暴跌。同时,价格对生产的调节不能立竿见影,刺激生产发展则需要一个生产周期的时间,1—2年或3—5年才有新产品面市。中药材生产者是小生产者,信息不灵,就是一个信息经营者也难以准确预测。中药材的中间环节,连接生产和销售的商人,为了求利,当然,药越紧俏越争抢,越积压越抛售,这样更加大了中药材的大起大落推波助澜的力量。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中药材市场经济不能自发地求得中药材生产和中药材需求的平衡发展,而是以巨大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惊人浪费为代价才得以发展。看来仅仅有一只手是不够的。
七、求一剂良方
要解决中药材生产的大起大落问题,中药材市价暴涨暴跌问题要多方入手,没有一个单方可行,要复方调理。
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共识:中药材生产总规模及一个具体品种的中药材生产不是多多益善,要大张旗鼓地宣传适度规模的观念。通俗地告之各级领导和药农,中药材多了是草,少了是宝。不要轻信骗子的谎言:种药材发大财。要明白机遇和风险是一对孪生兄弟。一定要树立风险观念。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种药发了财,我们不能种药发财呢?是的,地方干部为了带领一方群众奔小康,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西部大开发,弃粮种药,心愿是好的。但是,中药材的需求是有限的,板蓝根一年需求6000—8000吨,不会因为生产多了,便宜了就没病吃便宜药,从而用量翻几番。多了就是草。每个站在局部看问题的人,都认为是可行的,一年需求8000吨,我种1万亩才生产区区3000吨算多吗?可是十几个省几十个县数百个村镇都这样想将种下几十万亩,生产数十万吨,这样站在全局看问题就是不可行的。所以,当你有个种药的良好愿望时,不要忘记整个药材生产是个复杂的系统,你仅仅是一个点,有没有不可预测的后果。中药材生产往往是这样:当初看不到的失败后果就是我们这些努力想做好事的人造成的。谁都想把蛋糕做大,但这是药,做大的药糕谁来吃呢?目前,中药材生产不要刮热风,要降温。
其次,从生产方面,要从中国中药材生产的实际出发,重视现有的主产地,特别是道地产地,不轻易地发展新产区。中成药工业生产者不要直接去经营基地,请大集团大公司把手与小生产者的手握在一起。不是抛弃传统产地另起炉灶,而是提高道地产地,把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和绿色药材生产落实到道地产地的千家万户。要把小生产者组织起来,使小生产者和社会化的大生产联系在一起,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最重要的是把一盘散沙组织起来,合作是最佳出路。
再次,从流通领域,不能只靠一只手,要两只手。不是自发调节,而是市场机制和人为调节相结合,两手并举。把中药材储备提高到战略高度认识,象在大江大河上建水库一样,可以调节供需,可以调节价格,可以指挥生产。当然,储备不能放任,也不能轻视。储备是个大行业。可以有国家的,股份制的,私营的,个体的,药农的,药厂的。储备要立法并制定行业政策。要大力发展中药信息业和咨询行业,使产供销信息畅通,使生产调节目标明确。
但愿大起大落的第五个周期不再出现,中药材生产能够走上平衡发展的大道。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27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