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干燥根皮,性寒,味苦,归脾、胃经。白鲜皮于每年春、秋二季采挖根部,然后除去泥沙和粗皮,剥取根皮后干燥即可。
白鲜皮为野生资源,目前尚无家种品种。白鲜皮现在主产于吉林、辽宁清原县、黑龙江齐齐哈尔佳木斯一带、内蒙赤峰呼伦贝尔一带等地。据中药材天地网产地调查得知,因受无序采挖导致的资源量减少和国家政策法规的严厉管控影响,2013年白鲜皮总体减产3-5成左右。
2009年之前白鲜皮内蒙产抽芯率在80-85%的个子货价格长期波动于4.5-16元之间,而2009年至今白鲜皮改变过去“低调”的作风,行情开始呈现陡升的趋势,到2013年年底突破了64元的高价,吸引了众多商家的目光。接下来笔者从需求、产量两个方面对白鲜皮展开进一步的分析:
一、需求分析
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在临床方面主要运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等病症,此外白鲜皮对于心血管以及血液病也有一定的疗效。白鲜皮含有特殊的梣酮医疗成分和解毒特效,因此白鲜皮还广泛用于治疗各类皮肤病、疥疮、顽癣等症状。
因白鲜皮具有上述显著的疗效,由白鲜皮制成相关药品每年的需求量都呈上涨趋势,企业根据需求变化也逐年提升白鲜皮收购量。此外,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往用以制作单一药品的药材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目前以白鲜皮为原料的相关药品种类越来越多,同时各种新药品仍然还在继续开发。据中药材天地网大数据中心统计,截止到2013年,我国白鲜皮的年需求量保守估计在1300吨左右。
二、产量分析
白鲜皮每年的产量都不定,只能根据行情的好坏大致预测产量的增减趋势。白鲜皮在过去的低价阶段,因社会需求量不高,产地农户采挖力度一般,因此产量也不大。
白鲜皮的产量、需求、价格是一个连环扣,三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而近年来,白鲜皮的社会需求量逐年上升,市场库存不丰带动价格上扬,价格上扬又连锁反应带动产区农户采挖积极性,产量因此在短期内得以上升。但是作为野生资源的白鲜皮本就不容恢复,长此以往的大规模无序采挖,必然导致白鲜皮资源逐年减少的后果。据中药材大数据中心调查,以黑龙江省白鲜皮产量为例,黑龙江白鲜皮在往年高峰时期每年能有2500吨的产量,而黑龙江2012年产量估计在1500吨,2013年产量估计仅有700-800吨,资源量可谓锐减。
同时,产区的年轻劳动力也基本上选择去外地去务工,家中仅剩下老年人与小孩,采挖能力较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白鲜皮产量无法提升。其次,白鲜皮采挖加工较为费时费力,一般还需将其抽芯,如若市场行情不是特别高,药农的采挖、加工意愿就会比较弱,这方面对白鲜皮产量的上升同样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这里还得提一下的是,每年北朝鲜都有部分的白鲜皮资源进口到我国,但是每年的进口量也是不稳定的。据中药材天地网大数据中心统计,2013年从北朝进口来的白鲜皮资源大概在200-300吨左右。
三、结语:
每当市场上的药材将要出现此类的供需缺口,部分精明的商家就会先一步介入,积极收货囤积,从而导致市场出现供不应求、各商家争相抢购的现象,激发行情一步步走高。
据中药材大数据中心调查,药厂根本接受不了白鲜皮现在的价格,因而中间商也不敢大批收货,散户又因白鲜皮目前货少而继续看涨,均不愿降价。现在大部分产地都已无货可供应需求,少部分有货的商家也持较强的惜售心态。
白鲜皮作为野生道地常用中药材,因功效特殊需求量也不断地上升。目前白鲜皮由于资源量有限,市场可供应的货源也呈持续紧张状态,众商对该品种的关注力度仍在不断加强,预计在其下一次产新前行情还会持续保持坚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