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于中药材行业而言,2015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夯实基础的一年。开年以来,受供需变化、政策变化、新发药典等等因素影响,药市走入低谷,大多数品种出现不同程度的疲软下滑。
如今,不知不觉间,酷热多雨的夏季渐渐开始离开我们。随着处暑的到来,硕果累累的金秋已经渐渐的近了。金秋的临近,意味着果实类药材的产新时间又要到了。在果实类中药材产新来临前,笔者试着从历史的角度对今年产新后的行情做一简单预测。鉴于果实类中药材品种繁多,笔者将以山茱萸、连翘、五味子、酸枣仁四个比较有代表性品种为例,加以分析阐述。
疲软难起——山茱萸

山茱萸历史行情
山茱萸这个品种在历史上可谓是跌若起伏,它既有过高达300多元堪称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历史高价,也滑到过15元上下的谷底。其巨大的价格波动及相应的巨额利润,吸引了众多药商的眼球。在两千年至今的这十多年里,虽然山茱萸大都在低谷徘徊,却还能一直保持一定人气。
1990年以前的山茱萸市场基本还是野生货的天下,此时的山茱萸正处于高价期,其价格一度因当年的“抢购风”飙升至250元。此后,受高价的刺激,产区农户开始发展山茱萸的人工栽培。随后,家种货源陆续应市,山茱萸的行情受到极大的冲击,其价格也开始下滑,在低谷中震荡调整了10年左右。到了2000年前后,天公作美,连续两年大幅减产使得山茱萸一度冲过300元。可惜好景不长,利益让各产地种植户开始疯狂扩种,加上家种山茱萸技术越来越成熟,栽种的树苗也越来越多,产量也随之增加,山茱萸的价格也应声回落,很快跌至2001年的40元。此后,山茱萸的价格再没有突破过历史高价,最高价格也就是2011年前后因病害减产创造的的55元了。2011年后,药市牛市不再,山茱萸又开始震荡下滑,时至今日产地含核5%山茱萸新货价已经不到20元。
从今年个产地传来的消息来看,今年的山茱萸受前期种种因素影响,减产已成必然。减产固然是利好,但在其居高不下的历史库存面前,这个利好消息大概也很难造成什么波澜。加上整个药市都处于低谷的大背景,今年的山茱萸大概又是难有大的起色了吧!
多年翘楚——连翘

连翘历史行情
连翘这个品种资源储量较大,分布范围较广,是少数目前为止仍在以野生资源供应市场的大宗品种之一。
在2000年以前,连翘的价格一直在5元以下震荡徘徊,直到非典前后,才在天灾和疫情的双重影响下突破10元大关。只是疫情毕竟短暂,之后不久连翘价格就再次跌回10元以下。后来,随着人工成本的逐渐增长,连翘也随之缓涨,直到2006年其价位终于站稳了10元,开始在10-15元间震荡。到了2009年,禽流感疫情爆发,连翘用量有所增加,加上人工等成本的增长,其价格顺理成章的上冲到接近40元,高峰过后又逐渐回落到比较理性的20-30元。之后的2013年,国内再次出现疫情,加上天公作美,连翘受灾减产,又一大波行情出现,其价格也突破了历史高价。到了2014年,因连翘叶被禁,连翘需求量大涨,其价格也是再做突破。连翘也因此成为众多商家眼中的宠儿,堪称是近两年众多大宗品种中的翘楚之一。
现在,今年的连翘产新已经临近尾声,大部分产地产新已经基本结束。今年的连翘长势虽好,却因为人为抢青而出现一定减产。目前的趋势来看,后市很可能出现“好货难求,抢青货难买”的现象,好货和抢青货个价差也必然越来越大。
$pager$几多沉浮——五味子

五味子历史行情
五味子这个品种,在2000年之前一直在10元左右的低位徘徊。进入新世纪,其价格在成本、出口需求和供需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从2000年8月的11元左右起步,一路冲到2001年6月的70元高价。随后,韩日方面的五味子进口需求减少,五味子的整体需求缩减,其行情也迅速滑落至30元上下。此后,五味子又经历了在减产、抢青货劣等因素影响下几次小幅震荡调整,直到2005年产新后才再次出现大行情。2005年可以说是这个品种有记录以来减产最多的一年,在这一年,五味子价格从35元上下起步,一路冲上140-150的高价,高价期持续了近一年,到2007年产新后才有回落。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五味子的家种技术获得突破,从此五味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由于家种五味子一年育苗、二年养树、第三年就可以收获,第四年和第五年进入盛果期,从第六年五味子树就开始出现老化,产量也逐年降低,最后一直到衰败不结果。家种发展成功后,除了2010年大牛市有过一定上涨,五味子的就一直处于偏低的位置上震荡。时至今日,产地统货售价仅在40-42元。
现在新一轮的五味子产新已经不远,前些年高价期种下的果树已经进入衰败期。加上多年低价,部分种植户砍树弃种,今年五味子减产的可能性较大,加上多年来的老库存渐渐消化。今年产新之后,五味子大概也能迎来一波盼望多年的小行情了吧。
优劣难辨——酸枣仁
说起酸枣仁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个名为理枣仁的品种。这个品种虽然并不符合我国药典标准,但其外观和功用和酸枣仁相近不易分辨,价格又远低于酸枣仁,过去常有不法商贩从缅甸等主产国进口大批货源充作酸枣仁售卖。

酸枣仁历史行情
从上图可以看到在2003年以前,酸枣仁的行情除在2000-2001年间受西北育苗方面的需求影响有一次短期幅度较大的震荡之外,可以说是一直在40元以下的价位震荡徘徊。到了2003年产新时,因天气状况较差,产量明显下滑,行情一路上扬,年底时价格成功突破到45元左右,并维持到2005年年初。进入2005年,酸枣仁因治疗失眠效果显著,其用量大幅增加,加上前几年有减产,价格开始飙升,最高时一度达75元。2005年产新后,高价刺激产地百姓采收,产量猛增,酸枣仁也重新回落至40元左右的合理价位直到2008年。2008年时,酸枣仁已经经历了2年左右的低价期,其老库存已经得到消化,加上当年减产严重,于是一波新的行情出现了。这一波行情在种种因素影响下持续了六七年,到现在仍未完全结束。
现在,今年的酸枣仁又面临产新。虽然今年受政策方面因素影响进口的理枣仁生存空间较小,但近年来西北方向上用于育苗的酸枣仁需求是一年不如一年。而今年从产区传来的消息来看似乎又是个丰收年,产新后其行情出现继续下行的可能性较大。
结语:
于中药材而言,每年产新时往往是其人气和关注度最高的时候。但是要真正做好药材生意又不能只关注产新,必须要多方调查分析才能得到更贴近现实的结论。若是资料不足无法判断,那么观望待机或者是更好的选择也说不定。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