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中药材天地网讯]目前伪劣中药泛滥,前几年据称有逾五成中药材是假货,由于老一辈中药学专家及老药工的许多学术思想和经验没有很好得到继承,掌握传统中药技术的人才队伍出现断档,目前中医院的中药从业人员中,具有中药材真伪鉴别技能的人已是凤毛麟角,而同时具备中药饮片炮制技能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技术人员的匮乏势必影响中医中药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至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物种繁多,同一种中药各地使用的品种不同,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使用不同的中药名称,造成品种混乱。如贯众,全国以贯众之名药用植物有11科、18属、58种之多。而人参在历代有多达30余种别名。
《本草经集注》载:“白头翁处处有之,近根处有白茸,状如白头老翁,故以为名。”所以从古到今就有多种根部有白毛茸的植物混作白头翁,这就造成了白头翁药材来源达20种以上,分属于毛茛科、蔷薇科、石竹科、菊科等不同科的植物。
有的药材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如始载于《名医别录》的白附子历代本草均为毛莨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而近代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用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根作白附子用,两者疗效不同,如何变迁的,尚待深入研究。
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中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常用中药不少来源于2个、3个、4个、5个甚至6个种(如石决明),有的中医药甚至来源于不同科(如小通草等)或同科不同属(如老鹳草、水蛭等)的数种动、植物,造成中药质量控制困难。
当前中药材的真伪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常用中药出现了伪品、混品或掺伪品。除历史根源外,究其原因还有:
1、 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如种大黄时误种为藏边大黄、河套大黄;将金钱草(过路黄)误采为风寒草(聚花过路黄);市场上曾大量出售十字花科芫菁的种子,以其充菟丝子;以丝石竹的根充桔梗;以参薯的块茎充山药;在山西、四川、江西、湖北还曾出现把有剧毒的小檗科桃儿七误作龙胆,以致造成中毒死亡或致残事件等。
2、 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如防己商品中粉防己、广防己、汉防己、木防己名称或使用相混,广防己为马兜铃科植物,含马兜铃酸,只有防己科防己才可提制“汉肌松”原料。以滇枣仁充酸枣仁,川射干充射干等。
3、 个别人有意作假,以假充真。如金钱白花蛇,有用银环蛇的成蛇纵剖成条,接上其他小蛇头盘成小盘者,有用其他带环纹的幼蛇伪充者,甚至有用其他幼蛇在蛇身上用白色油漆画出环纹伪充正品;有用马铃薯片加工伪充白附片;用其他动物的皮(如马皮)熬制的胶充阿胶等。
仅从外观气味上辨别中药的真伪对于中药专家和老药工来说已是一门高深的学问,需要对药材了解到相当程度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达到这样的程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当前中医药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说是比较完善的,还有包括药商、药店、医院等都有其规章流程,只是执行情况还不容乐观。业内人士指出,现在往往是买上一百种中药,完全不掺假的可能还不到10%。这样的论调或许有些危言耸听,笔者宁愿相信另一种说法,就是在造假掺杂的问题上,主要体现在那些比较贵重的,可以染色,可以增重的药材上,并不是所有中药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利益才是造假的动力。
据业内人士透露中药市场存在很多药材被提取过有效成分后再出售的情况,还有以次充好的情况也很严重。一般经销商送检时是合格的药材样品,但真正销售时在明面上放的是真品,但下面卖的药材质量就不敢保证了,这在药材市场很常见。中药材提取技术不断在推广,广州一企业做中药材提取每年产生8万吨的中药材废渣,这些中药材应该用于做饲料,但是有的企业就把这些中药材重回市场当做没有提取过的中药材来卖,严重损害消费者健康。
众所周知,中药材市场分为中药材商贩(从药农手里买中药材的商人)、中药材供货商(从商贩手里买中药材向药厂供货的商人)、药厂(将药材炮制成中药饮片)、医院和中医诊所(向患者销售中药饮片) 几个环节。而中药材市场混乱的关键原因在于现在中医院、中医诊所、药厂愿意买等级低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压低中药材或者中药饮片的价格,加大采购价和销售价的差价,从中谋取暴利。需求决定供给,有卖的就有买的,有中医院、中医诊所、药厂这些买伪劣中药材的买方就有卖方。
药厂供货商与厂里负责进货的人员和部门联系紧密,采购行为掺杂着更多私人因素,给红包、拿回扣、送礼品很正常。基本上这些供应商与他们打好关系就不愁药材销路了,质量检验这一关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此外,药厂的一把手通常是“一言堂”,很多问题能拍板决定,供货商很多也通过找厂长打理关系,建立稳定的供应关系。
这和我国医药过度市场化或者说市场化不当有关。商业交易是买卖双方目标利益达成的结果,有利可图就能交易成功。随着医改的进行,更多中药材进入基药目录,现在一些品牌的上市公司为了在竞标中处于优势来压低药价。低廉的价格只能买到等级低的中药材。品牌企业尚且如此,一些中小企业就为了利润,不只是买等级低的中药材,而且是买伪劣假药。
中药的质量优劣,是关系到临床疗效和中药国际化的大问题,质量是中药的生命。在大部分药材还处于初级运用的中国,药材的鉴定需求相对分散,这样就要求鉴定仅能使用较小的鉴定技术成本才能达到市场的需求,但现实情况却无法满足,而要目前的正规的鉴定包括基原(来源)鉴定法、性状鉴定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生物鉴定法,这五大鉴定法明显只能由企业来完成,因此归根结底中药的运用必要从最初级的运用进入高级运用才能有效避免一直以来中药鉴定不足的窘境,也会避免伪品假货在市场横行。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