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脱贫攻坚战冲锋号已经吹响,未来5年,脱贫已成为举国上下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攻坚战。由此,各地行政领导也与中央签订“军令状”,一场波及960万平方公里的扶贫战役已经打响。
但笔者担忧的却是——长期以来,中药材种植都是各老少边穷地区“精准”扶贫的热点项目。接下来,做为特色农业经济典型的中药材种植,恐怕又将成为扶贫急先锋,让本已生产过剩的中药材种植雪上加霜;甚至更会让部分地区越扶越贫。
为何各地会如此热衷中药材种植呢?
1.药粮比相对较大,农户种植热情不减
图1:100种中药材与当地经济作物收益比较图
我们知道,中药材生产历来有一个药粮比,即药材价格与粮食或其它经济作物的比值。天地网信息中心统计:目前家种100指数中100个家种品种里,超过46%的品种都比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价格高;而26%和当地主要经济作物收益持平;只有28%低于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如图1)。 相信随着粮食价格继续下滑,药粮比将继续拉大,广大农户对中药材的种植积极性将只增不减。
2.中药材种植成“热点”扶贫项目
中药材之所以会成为各地政府扶贫的热门选择,一是中药材绿色、健康的特征,十分符合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大主题;二是我国中药材分布范围较广,适应性强,适合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发挥地域特色;三是中药材种植,利于与当地旅游、养生和医药工业等产业链深度对接。
家种药材生产过剩已成定局,但生产未能得到调减
虽然目前药材行情下跌,但实际种植面积并未减少,在众多家种药材品种中,目前只有10-20种药材种植面积开始调减(如黄芩、防风等),其他品种(如麦冬、生地、柴胡等)种植面积缩减不明显,而且已经开始出现面积缩减的多数还是次产区。
图2:2015年100种中药材种植面积变化图
如图2,在超过6成中药材生产已经过剩,甚至部分药材已经“烂市”前提下,家种生产缩减效果还是不明显。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近两年会有更多家种药材加入产能过剩行列。未来至少三年内,国内家种药材的种植面积仍将维持相对稳定的态势,甚至持续增加也不无可能。
“中药材”扶贫还需科学规划,加强市场对接能力
从公开资料来看,部分地区中药材扶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如甘肃的河西走廊区域;宁夏六盘山区域和武陵山区等。但也有中药扶贫效果较差甚至越扶越贫的地区,特别是部分地区中药材种植扶贫项目,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在选择种植品种时存在跟风现象,与市场需求脱轨。结果就是:药材虽然丰收,却没能充实农民的钱袋,达不到预期的扶贫效果。例如,今年金银花产新时,大批新花长在枝上无人采摘;而西北部分大枣产区,红枣落满田地,只能喂羊喂猪——如此扶贫,不啻于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伤口上撒盐”。
即使在中药材种植扶贫取得一定效果的地区,也多停留于粗放的种植阶段,没有形成订单农业的精准性,以及产业链纵深。农民收益无法长期稳定,彻底脱贫依然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精准”的中药材扶贫不但要在资金、政策和“水通、路通、技能通”上给予支持;目前更关键的是,地方政府在规划和引导时,一定要加强产区的市场对接能力——即信息通、销售通、配套仓储物流通和区域品牌全球通等“四大通畅”。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不盲目、不跟风,找准品种,找对市场准确定位,让地产药材长期稳定惠及民生。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负总书记扶贫攻坚重托;才能真正让广大贫困落后地区早日脱贫致富。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