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2016年8月下旬,从湖北恩施传来消息,当地试种袋料茯苓已获得成功,目前新货已可形成商品流通。这意味着,长期受到松木成本制约的茯苓价格,可能会受到这种种植新技术的冲击。真是这样吗?笔者随后查阅了多项科研资料,并调研了相关商家,分析如下:
一、茯苓传统种植椴木栽培有弊端
茯苓为兼性寄生菌,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菌类植物。其功效广泛,药食两用, 2015年药用需求量预估在2.5万吨左右。而茯苓的种植技术一般是用椴木栽培以及树蔸栽培两种,其中椴木栽培最为广泛运用。但不论是椴木栽培还是树蔸栽培都需要依靠松树来吸收养分,在如此大的市场需求量下,松树的用量也不可忽视。那么问题来了,如此大的松树用量,成本问题以及国家的环境问题,都成为限制茯苓发展的一大因素。

图1:云南华坪种植采用老种植方法(松木椴)
二、新种植方法与老种植方法对比,收益可观
是否能用更为节能的技术为茯苓提供种植帮助呢?从2011年前后,就已有湖北科研机构就已研究成功并通过专利,但真正获得市场推广是到了2013年前后。
2015年,恩施今大药业联合湖北中医院中药研究院开展茯苓袋料(以松木削、玉米芯、玉米粒、小麦粒装袋)灭菌方式代替过去松木椴种植方式种植茯苓,取得了阶段性成功。

图2:湖北恩施试验田(新种植茯苓袋料灭菌方式)
2.1 成本分析,新种植方法收益更高
从成本来看,老种植方法(松木椴)一亩地能种2000-2200窖,一窖能产1.5--2公斤鲜货,每窖成本预估9--11元,一亩需要24200元左右成本,一亩地可产4400公斤鲜货。新种植方法,一亩地能种2500-3000窖,1窖能产1-1.5公斤鲜货,每窖成本约在5-7元,一亩地需要21000元成本,一亩地可产4500公斤鲜货。
综上所述,老种植方法收益在6600元/亩(24200-4400*7=6600);新种植方法收益在10500元/亩(21000-4500*7=10500)。通过袋料技术对茯苓的栽培试验结果显示,新种植方法在收益上比老种植方法亩增收3500-4000元左右。
2.2 节约能源,循环利用
在能源利用上,可以使用废弃的玉米芯、松木削这些作为再生资源使用。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过去的松木椴因为在土地掩埋后基本不可再利用,只能废弃让其自身腐烂;而袋料本身包含了玉米芯、玉米粒、小麦粒可以作为土壤改良、普通肥料等使用。
2.3 资源破坏大大减少
从资源方面来看,老种植方法一亩地需要用到数吨的松木,长此以往对森林会造成严重的破坏性,新种植方法不破坏松木,也节约了松木成本,相信国家也会大力支持。

图3:湖北恩施新种植方法下的茯苓鲜货
三、后市影响引争议,还不足以撼动云苓地位
目前,此种新种植方法已经成功,新货面临上市。是否会广泛运用到全国茯苓产地,并对茯苓行情造成下行压力呢?
我中心随后采访了云南茯苓大户王羽,他认为:目前没有销售过袋料茯苓,故对其品质无法评价。但中药既要讲道地,又要讲品质,茯苓又称“云苓”,正是历代认可云南茯苓的品质。因此,即使袋料茯苓冲击市场,也难以冲击到云南茯苓的地位,如同袋料灵芝无法冲击椴木灵芝地位一样。
(感谢恩施今大药业袁晓兵先生提供部分数据和图片18695020000)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