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2017年5月22日,从天地网太和信息站传来消息:临近端午节,做为我国传统薄荷主产区的安徽太和县,头茬薄荷叶已经开始采摘。虽然与去年相比,今年当地薄荷种植面积有所增长,但与10年前高峰期相比,太和县薄荷产业已经严重萎缩。这种萎缩也是我国薄荷产业发展现状的一个缩影。
图1:2017年5月23日,安徽太和县大新镇薄荷即将开采。
曾经做为全球薄荷产业第一大国的中国,近10年为何在薄荷生产上大幅衰退?未来发展之路又何在?
一、薄荷之国,曾经一度辉煌
图2:薄荷药食两用,用途极为广泛。
薄荷,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株有清香气味,既是传统中药;又可食用;更是国际上重要的香精和食品添加剂原料来源。
图3:近30年,全球薄荷需求增长示意图。
除薄荷叶之外,其全草皆可入药;经加工提炼成薄荷油,再精制加工成为薄荷冰(脑),用途极为广泛。因此,全球对薄荷原料的需求呈逐年递增之势。据初步预估,全球薄荷类产品年需求量几乎每10年一个台阶(如图3),上世纪80年代需求量尚在1.5万吨左右;到目前已经增长到5万吨以上。
而薄荷栽种方式有根茎栽植、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种,种植简单适应性强。做为中药原料大国,我国种植薄荷历史悠久,多地可产,主产区原位于安徽太和县、江苏南通和河北安国等地。到上世纪90年代,薄荷产品两次价格大涨,极大刺激了全国薄荷生产积极性。
据天地网数据反馈:1996元-1997年,薄荷油卖价曾高达500元左右(公斤价,下同);薄荷冰最高价600元,种植薄荷每亩收入4000元-5000元(而当时小麦每公斤价格还不到1元钱)。在高价刺激下,农民种薄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一传十、十传百,农民纷纷改种薄荷。
据天地网太和县信息站和华中药材专家王云兴老师反映:太和县历史上就是国内薄荷的主产区之一,当时还只是太和县和阜阳市几个乡镇种植,随后迅速发展为全县80%以上的农户都开始生产,并且自己采割蒸油。由全县又向四周扩散到阜阳地区、亳州地区和河南商丘、周口地区等地,形成了强大的薄荷生产基地。
图4:新疆建设兵团种植的椒叶薄荷正在采摘(图据网络)。
这种生产积极性,很快在全国都形成加剧之势。到1998年前后,我国的家种薄荷主产区,已发展到包括江苏省的海门、太仓、东台和泗阳;浙江省的余杭、镇海、开化;上海市的嘉定、崇明;山东泗水、济宁;江西省的吉安、安福、泰和、吉水、永丰、宜春、九江;安徽省的宿县、六安、铜陵、太和;四川省的中江、金堂、三台、仁寿、阆中及河北省安国市;甚至一直扩张到新疆昭苏、阿勒泰等地建设兵团。
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已成为全球名符其实的“薄荷生产大国”,薄荷及薄荷产品产能达1.7万吨以上,占据全球80%以上份额。
二、产能扩张和产区转移,国内薄荷产业濒临崩溃
图5:2000年至今,国内薄荷油行情变化曲线图。
2.1 严重产大于销,终于酿成“烂市恶果”
但产能的快速扩张,很快就酿成严重产大于销恶果,薄荷及相关产品行情从1998年开始一落千丈。以薄荷的主要加工品薄荷油为例,1997年8月产新时,薄荷油行情还在500元,但到1998年同期,其行情直落到100元以下;2001年更是落到64元左右,可谓是“烂市行情”。
而由于薄荷油有长期存放不变质、体积小等特点,所以大部分农民就把薄荷油存放在家中待售,没想到这一等就是几年,行情也没见好转。最终,多数农户将手中的薄荷油赔钱卖出,从此再不种薄荷。
到2003年春夏之交,安徽太和连续降雨,导致本来种植量很少的薄荷产量更低。到2004年,国家粮食提价,更坚定了农民种植粮食的信心,全国薄荷种植面积是一减再减。由全国性种植逐步缩减到了南通东台、海门和安徽太和县、阜阳等地。以太和县为例:2005年,薄荷种植仅有太和县李兴镇、宫集镇和洪山镇等少数村庄,种植面积只有几百亩,不及高峰期的5%。
2.2 印度后来居上,对国内薄荷行情“雪上加霜”
如果说单是国内产能过剩,那么经过数年生产调减,薄荷行情应该有所反弹。但印度薄荷产区的迅速崛起,则对我国的薄荷产业捅上“最后一刀”!
做为全球香料和香精消费大国,印度薄荷种植在100多年前就已开始,但规模较小。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印度是薄荷脑、亚洲薄荷素油及其他薄荷油品的纯进口国。到上世纪80年代,印度逐步扩大薄荷种植面积,当时的生产只是满足了国内的薄荷脑需求。但与中国、巴西和巴拉圭等薄荷产区相比,印度在发展薄荷产业上,具备以下明显优势:
一是自然条件适宜,薄荷一年可采三茬 印度耕地面积广阔,且多居于热带亚热带地区,薄荷种植后一年可采摘3茬叶子。而在我国,最早以全棵采割为主;即使到后来,食用和茶饮市场兴起,一年顶多也只能采摘两茬叶子,随后才全棵割取。如此以来,无论在产能还是在综合效益方面,中国都无法与印度竞争;
二是农业人口丰富,劳力成本低 同时,作为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印度地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中国的20%左右;加上人口基数大,其劳力成本增速,从2005年到2015年只有100%;而同时期,中国劳力成本则增长了265%以上(据《全球劳力竞争成本白皮书》);同时,种姓制度现实存在,限止了印度的劳动力流动性。因而,印度在发展薄荷产业更具劳力优势。
三是印度自身国内庞大的薄荷产品需求支撑 作为全球香料消费大国,印度同样是薄荷的消费大国。2015年,印度国内的薄荷油消费量就达1500吨以上,占全球总消费量的30%左右,庞大的需求也有力地支撑了印度国内薄荷产业链条延伸。
据统计:在印度恒河平原有85 000公顷土地用于亚洲薄荷种植,有130万人参与种植、蒸油和薄荷脑分离工作中,主要分布在如下5个区域中(如图6):
图6:当前,印度薄荷的五大集中发展区。
一是哈雅纳邦的Ambala和Yamunanagar区域;
二是乌塔拉坎德邦的Nainital和Udam Singh Nagar区域;
三是北方邦北部、中部和东部区域;
四是比哈尔邦和喜马偕尔邦区域;
五是Punjab邦的Hoshiarpur、Amritsar、Jalandhar和Ludhiana区域。
在这种背景下,来自印度的薄荷生产,很快就补足了整个薄荷脑市场的需求。随后,因为巴西和巴拉圭的产品价格无法与印度的价格抗衡,因此这两个国家的生产几乎停止;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印度又取代了中国成为了最大的薄荷脑生产国。
最终,印度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荷产品生产国,产能达到45000吨以上,占据全球9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相应的,中国薄荷生产则“日薄西山”,一度处于崩溃的边缘。
三、现状,国内薄荷产业正在恢复元气
经历过薄荷生产的三起三落之后,国内各产区在薄荷生产中更为谨慎,也更为现实。即避开竞争剧烈的亚洲油用薄荷系列,尽量满足周边省份食用、茶用和药用渠道,从而创造稳定的收益。
图7:2017年5月,江苏南通的绿薄荷已经开花。
据最新调研:2017年国内的薄荷产区,一是安徽太和县大新镇、李兴和、亳州十九里,今年种植面积约1万亩左右,较去年5000亩明显扩大;二是江苏东台市、宿迁的泗阳、南通的海门和苏州的太仓等地;三是新疆和田、昭苏、阿勒泰、塔城、伊犁和博尔塔拉平原一带,家种野生都有;其次是山东临沂、济宁,河北安国、河南南阳、广西和甘肃等副产区。
图8:2017年5月中旬,河南南阳薄荷生产基地。
2017年,全国预估薄荷种植面积2.8万亩以内,薄荷叶和全棵薄荷产量在6500吨左右,较2016年的4500吨-5000吨产能有所增长,但还不及高峰期时太和县一地产能的1/5。
图9:5月22日,太和县大新镇亚洲薄荷成熟待采。
据华中药材专家王云兴调研:目前太和县的薄荷主产区,主要在大新镇和倪邱镇,而李兴镇、宫集镇则是桔梗、白术和薄荷混种,目前正在第一轮采摘期。主要采集薄荷上半部嫩芽和叶子,迅速烘干后,打包卖作食品、茶饮渠道;第二轮采摘要到6-7月份,也是以上半部为主;全棵采割要到8月份,过去是用于提取薄荷油,现在除熬油外,主要用于饮片生产。
在价格上,目前太和薄荷行情小幅回升,全棵薄荷价格多在5-5.5元;精选薄荷头20元,一般薄荷头16元;而在亳州和安国等市场上,目前薄荷油价格在130元左右,行情处于相对平稳期。
整体来看:目前的国内的薄荷生产,经历了前10年的大萧条之后,由于食用、茶用渠道的鲜品和优质品的需求增长;加上传统药用渠道需求,其产能正在逐步恢复。
四、出路,国内薄荷生产必须走精细化和创新之路
图10:花型独特的水薄荷。
在全球健康时代来临大背景下,薄荷的药食需求增速非常明显;而薄荷的商品来源,可分为10多个常见品种,除了常见的胡椒薄荷、绿薄荷和留兰香薄荷外,还有苹果薄荷,卷曲薄荷,菠萝薄荷,以及水薄荷、香水薄荷、猫薄荷和意大利紫罗勒薄荷等。
图11:家庭种植的留兰香薄荷。
显然,我国如果只盯着胡椒薄荷和亚洲绿薄荷等主流产品,在油用市场上和印度竞争,肯定毫无优势。而在薄荷的鲜品食用、茶用和保健品领域,国内需求增速明显;在薄荷的园艺观赏方面,同样是全新待开发领域。国内传统的薄荷产地,为何不在这些方面下些功夫呢?
图12:茶用薄荷领域,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我们相信,随着国内民众对薄荷及薄荷产品多元化需求的增长;以及药用薄荷需求增长,国内薄荷生产,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上升和恢复期;特别是适宜养生保健和食用的薄荷,更将“钱途无限”。我国的薄荷产业,也必将再次焕发青春!
上期回顾:《重磅》第18期:天价草果后市如何?中越产区一线调研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