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说到端午,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粽子、龙舟和屈原,不过据考证,在屈原之前的春秋时期,楚、吴、越等地就已经开始固定在五月初五举行仪式性活动了。这些活动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驱邪辟祟,我们现在仍能看到这些活动的影子:佩香囊、挂菖蒲、焚艾草、饮雄黄等等都是古时为了驱逐邪毒而采用的手段。在我国北方,端午节还有吃“五毒饼”的习俗,虽然这种饼不过是上面加盖了五毒纹样或者压出了五毒形象的普通饼类糕点而已,但这也很好地反映了人们希望“吃掉”这些毒虫,使其不能再毒害世人的愿望。
五毒饼上最常见的“五毒”花纹是蜈蚣、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但是传说中的“五毒”也有把蝎子或者壁虎换成蜘蛛的版本,而在清朝吕种玉所著《言鲭·谷雨五毒》中,所记载的五毒又是“蜈蚣、蝎子、蛇虺、蜂、蜮”。
五毒其实都还是中药材,这期我们来看看五毒的情况吧。
@蜈蚣小姐:蜈蚣后市怎么样?
答:每年惊蛰后,气温转暖,蜈蚣冬眠苏醒,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至小满前后便是集中产新的季节。而在立夏后开始产卵,幼虫到成虫生长周期一般需要经过4年时间。随着市场行情在逐年上涨,当地农民在利益的诱导下,不分虫体大小,肆意捕捉,野生资源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在利益驱使的掩盖下,产区农户根本无从谈及有效保护持续利用蜈蚣野生资源。所以产量一年比一年少。蜈蚣,市场新货上市,货源走动变化不大,行情走平,现蜈蚣价格15公分的在3.2-3.3元之间,12公分的2.2-2.3元,该品近年供求平衡,预计后市波动幅度较小。
在所有版本的“五毒”中蜈蚣都有“中标”,看来“蜈蚣是毒虫”是人们的共识。的确,哪怕初次见到蜈蚣的人,都会被它那修长多足的异类身形吓一跳,而小时候“蜈蚣精”吸人脑髓的传说也应该给我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多足,恐怕是蜈蚣留给人们最为深刻的印象了,因此蜈蚣也有“百足虫”之称。不过一般来说,蜈蚣的足通常没有那么多。就拿在江南地区比较常见的少棘蜈蚣来说,完全成熟的个体可见的只有21节(实际25节,其中第一节和最后三节小而极不显著),蜈蚣们属多足亚门(Myriapoda)唇足纲(Chilopoda),每个体节只具有一对足,因此除去头部的触角以及位于尾部的延长的尾足,少棘蜈蚣用来爬行的足只有20对,也就是40条而已。真正意义上的“百足之虫”应该是同属于多足亚门但归于倍足纲(Diplopoda)的马陆们,它们不但体节多,而且一节上有两对足,足的数目可以轻松达到上百对。
虽然脚的数目不占优势,但令蜈蚣荣登毒虫之列的是它第一躯干节的一对特化的足——颚足。蜈蚣的颚足尖锐有力,并且和毒腺相连。在蜈蚣捕食时,先出其不意的用前几对步足抱握住猎物,然后用颚足刺入猎物体内并注射毒液。蜈蚣的毒液主要包含多种酶类,如磷酯酶、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1]。其中磷脂酶被认为可以造成细胞膜,尤其是神经细胞膜的损伤;而蛋白酶和透明质酸酶则可分解猎物组织。并且这些毒液成分对昆虫和脊椎动物都有极强的杀伤力。在自然界中,蜈蚣以捕食其他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而若不慎被蜈蚣咬伤,则可能发生皮下出血、水肿、组织坏死甚至死亡。
@蛇类经营:乌梢蛇后市如何?蕲蛇市场走动怎么样?
答:乌梢蛇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中,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野生资源随着产地管理力度加大,野生货源逐年减少。目前国内很多地区有发展人工饲养乌梢蛇,但乌梢蛇需要2-3年的生长周期,且技术要求较高。故养殖收益并不高,家养难以形成规模。
安国市场:蕲蛇,市场可供货源有量,需求一般,行情继续保持平稳,现市场蕲蛇价格开膛净货在1800元,商家关注力度一般,后市行情变化继续关注。
毒蛇之所以可怕,来自于那锐利的毒牙和致命的毒液。眼镜蛇类和蝰类之所以是造成中毒的主要类群,是由于它们的毒牙大,并且位于上颌骨的前端,在攻击猎物时更容易刺入猎物体内。与此相对的,一些游蛇和海蛇虽然也有毒腺,但毒牙位于颌骨后侧,并不容易刺入猎物体内,因此其危险性也相对较低。
对于眼镜蛇类和蝰类来说,二者的毒牙和用毒方式稍有不同。前者的毒牙后面具有一道凹槽来运输毒液,因此称为沟牙;而蝰类的毒液运输途径则封闭为管道,称为管牙。眼镜蛇类的毒液中更多含有胆碱酯酶、基多肽等物质,能够阻碍神经冲动向肌肉的传递,因此被称为神经毒;而蝰蛇类的毒液中更是增加了蛋白酶、透明质酸酶等,能够大范围地破坏组织,并造成溶血或凝血,因此被成为血液毒。当然,这“神经毒”和“血液毒”只是粗略的划分,几乎所有毒蛇都是将这两类毒素搭配使用的。
@蝎子专营:请分析下全蝎后市情况?
答:今年的采摘热情高,带来的采集产量有增。出现这一现象据调研人员在走访河南、山西、陕西等区域,与一线全蝎商贩和蝎农调研了解,随着产新的来临,捕捉人数比去年增加,每晚8时左右出发,11点以前返回,每人每晚80克~200克不等,按人均150克计算获利120元左右,依然能带动蝎农捕捉,采集热情不减。由于全蝎家种技术尚未成熟
,野生资源占据市场主导。在大健康产业发展迅速的大环境下,本来就有500-600吨的需求量,加上食用保健部分需求,全蝎行情值得关注。
蝎子毒液与蜘蛛毒液的成分十分类似,主要也是由小肽组成的。蝎毒素依据分子大小可分为两大类,但两类均作用于神经受体:一类分子量稍大,作用于神经表面的钠离子通道;另一类分子量较小,作用于诸如钾离子通道、氯离子通道等[5]。两种蝎毒素都能起到麻痹猎物的作用。
不过,蝎毒和蜘蛛毒在作用对象上差异较大。通过研究发现,占蝎毒含量约10%-50%的神经毒素对哺乳动物有很强的致死效应,而专门针对昆虫的神经毒素只有约1%[6]。为什么蝎子要和哺乳动物这么过意不去呢?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蝎类从蛛形纲中分化较早,主要在地面活动,相对于后出现的、多树栖的蜘蛛,碰到哺乳动物捕食的可能性更大,在哺乳动物的捕食压力下,具有针对哺乳动物的“杀手锏”的蝎子存活下来发展到今天也在情理之中。
@默契:市场蟾蜍什么价格?
答:蟾皮,市场可供货源充足,行情与前期持平,目前市场蟾皮价格小个货售价在2.5元/张,中个货售价在4元/张,大个货售价在5元/张,后市行情变化继续关注。蟾酥价格差别很大,1.5-2.3万一公斤都有人在收货。
我国最为常见的蟾蜍,要数大蟾蜍(Bufo bufo)、中华大蟾蜍(B. gargarizans)和黑框蟾蜍(B.
melanostictus)了,这三种蟾蜍的形象也颇为类似,共同构成了“癞蛤蟆”的经典形象。在这些蟾蜍的眼后都有一个巨大的隆起,称为耳旁腺。耳旁腺分泌的白色乳液——蟾酥——就是蟾蜍毒性的来源了。蟾酥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包括蟾毒配基类化合物、蟾蜍毒素类化合物以及蟾毒色胺类化合物等。其中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大多具有类似强心苷的结构,能够促使心率增加,心搏增强,而蟾毒色胺类化合物则多具有致幻能力。
@壁虎伪品:市场壁虎伪品很多,怎么鉴别?
答: 壁虎又称“天龙”,
产地和分布栖于壁间、榆下等隐僻处,夜间出入于天花板及墙壁上,捕食蚊、蝇等昆虫。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现壁虎价格市场统货售价在550元上下,全条优质货售价在700元;而市面上另有进口壁虎,统货售价在180元,优质货售价在230元。
除了理化鉴别化,二者经验鉴别其实很简单:一是看颜色,壁虎发黑蜥虎发黄;二看个头,壁虎明显比蜥虎个头大;三看外观,壁虎全身到尾部环状纹路非常明显。同时,成年壁虎于下颚近处的颈部常有两个乳白色结块,碎之呈乳白色滑腻感粉沫。
拿壁虎尿来说——其实壁虎是不会排尿的。和鸟类一样,壁虎的代谢产物是尿酸,它们的排泄物在通过输尿管、膀胱等部位时,水分会被重新回收,而不溶于水的尿酸则和钠、钾等离子形成尿酸盐,在进入泄殖腔后和粪便混合在一起被排出体外。正因为具有了这种高效的水分回收方式,才能使得壁虎和其他爬行类获得了适应干燥环境的能力。
往期回顾:《药材问答》第113期:蝉蜕开秤价格能突破400元吗?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