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云南之幸”余甘子,涨价非单纯的供需变化的反映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的干燥果实,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载品种,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主产云南。以药用的市场需求量划分,余甘子属于小品种药材。
一、余甘子为啥涨价
五六年前,余甘子的市场需求方向主要集中在藏药生产上,最有代表性的藏药为“二十五味余甘子丸”,随后,多家制药企业纷纷开发生产具有清咽利嗓功能的复方余甘子利咽含片、余甘子喉片等中成药,同时,数家企业加工生产的余甘子生粉相继上市,余甘子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19年,全国药用的余甘子干品仅420吨左右,三年后,2022年的需求总量就增加到近800吨,增长幅度达90%。迅猛增长的药用原料市场需求为余甘子涨价埋下了伏笔。
2020年之前,以余甘子生果为原来生产的饮料品种较少,市场消费量不大,随着云南本土企业生产的“榄清”滇橄榄功能饮料的上市,余甘子生果需求成倍增长,2022年10至12月,生果收购价格从1.1元涨至1.5元,原来许多采收生果加工干果的农民转向直接销售生果,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全年用于饮料生产的余甘子生果在5 000吨左右,导致产地余甘子干果货源锐减,相比2021年,减幅高达90%以上,总货量不到30吨,受此影响,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初,产地近90余吨库存全部消化一空,很多企业陷入无原料可采购的苦闷中,价格应声而涨,去年12月初,产地价格6-6.5元,到今年2月初,已经大涨到12-13元,涨幅约100%。
余甘子大涨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旺盛所致,并且药用与食用两端的需求增长一样遒劲,由于饮料需求的特殊性——采用生果,有利于组织收购,从而让需要加工的余甘子干果货源呈现断崖式萎缩,导致供求严重失衡。
二、余甘子涨价背后的深层原因
表面看,供应不足是余甘子涨价的根本原因,但是,深究背后的深层原因,似乎更有破解供应端一系列问题的意义和价值。
2020版药典对余甘子的质量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浸出物须达到30%以上,没食子酸不少于1.2%。近年来,云南产区的的余甘子有相当部分都无法达到药典要求,特别是没食子酸的检测,大部分难以符合质量标准,原因是余甘子干果难以晒制,普遍采用烘干的方式进行干燥,而没食子酸的沸点较低,又易水解,烘干过程中,因为水汽集中蒸发,部分没食子酸被水解,使得含量降低,无法满足企业质量要求。2020年前,市场盛行余甘子净肉时,就是因为加工净肉需要把生果置入大锅中进行水煮,大量没食子酸被水解,净肉的有效成分含量远低于药典标准,屡屡发生退货事件。由于质量不可控制的因素,产地加工商和部分群众相继放弃了干果加工,除非价格上涨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加工商才愿意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晒制。
在许多人看来,支付出去的资金才是唯一的成本,实际上,时间与精力也是无可替代的成本,在同等时间条件下,如果价格类似,那么谁都只会选择最容易实现交换的生果。同时,具有独特的清咽利嗓功能的余甘子,目前正处于系列康养产品大爆发和迅猛发展的上升阶段,市场需求增长迅速,不论功能饮料,还是泡制酒、生粉类的精细饮片、余甘子果脯、糖果,现在的相关企业都纷纷直接购买生果进行加工,按每公斤1.5元的收购价计算,干果的原料成本就需要6-6.5元,两相比较,采收的农民直接出售生果的收入要更高,积极性要比晒制干果高的多。
小小的余甘子,因为商品化道路逐步扩张并走向产业化,是“植物王国”云南之幸。从资源产业化发展的角度看,药用余甘子的大涨价又是资源相对衡量与市场需求增长变量间的变化结果,而不是简单的短期内的供求变化的反映,因此,从长期看,在余甘子系列康养产品普遍实现较大区域乃至全国性市场覆盖后,源于野生的余甘子生果也将面临资源短缺的矛盾,涨价就成为一种常态,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干果就无法再回到低价位时代,唯有如此,传统药用市场才能从中分得一杯羹!
(本文系作者赵辉向中药材天地网提供的原创资讯,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中药材天地网观点,数据信息仅供参考。药市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