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樱花绚烂,新冠大流行趋于结束后的第一个春天似乎格外明艳。过去的三年,白衣执甲向险逆行,仝小林院士也是其中一员。他作为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用一张通治方,有效阻断武汉地区疫情蔓延态势,其研创的中医诊疗方案,更是被推广到全世界,为中医走出国门提升全球影响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漫步于春风里,我们采访了仝小林院士,既谈医者仁心、岐黄精微,也谈古今之变、中外汇通;既谈为医,也谈为人,恍惚间生出了流觞曲水的感觉。
仝小林院士在问诊
“仁者爱人”是中华文化对医生的期待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在中国,医生向来被推崇,医者仁心,他们被视为有君子之风的那一类人。高尚的医生把别人看得比自己还重要,仝小林的母亲是参加抗美援朝的战地医生,他现在还记得西医出身的母亲为了更好地治病救人,自学针灸,在自己的身体上一遍遍地体验针感。这件事深深触动了年幼的仝小林,让他从小便立志成为“白求恩式的大夫”。
现在已经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的仝小林,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仁者爱人”不仅是君子的标签,也是中华文化对医生这一社会角色的基本要求与美好期待。
中医在华夏大地上生发而来,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烙印。中医学的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仝小林表示,培养中医药人才,关键之一是要有文化自信。因为“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
仝小林指出,中医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融汇儒、释、道等传统哲学思想,构建起阴阳五行、藏象经络、气血津液、辨证论治、性味归经等一套以整体论为特征的理论体系,实现了独具特色的医学与哲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与统一,在几千年实践中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独树一帜、疗效确切、覆盖人生命全周期的医学科学体系。“历史和逻辑均表明,中医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化和哲学一样有其自在的理论和规律。”
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积贫积弱,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受到了不少人的质疑,中西医科学之争、中医存废之争、价值之争沸反盈天,延续至今。积极的是,百年争论过程中,民众对中医有了更多的参考系,有了更多元的思考,民众开始用更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中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与社会也都高度重视中医药。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中医药复兴也是应有之义,未来的中医药人才理应承担这一使命。仝小林希望中医学的学生能从科学认识论角度认识中医,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绽放光彩。
学习中医药要有“战略”考量,树立中医思维
中医药不仅植根于中华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不断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其“天人合一”的医学理念,已经成为华夏儿女的集体价值认同,在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命运共同体”等观点中均有体现,也决定了中医药学具有整体观、个体化、治未病三大“战略”。
对于这三大“战略”,仝小林院士做了进一步阐释:“整体观强调人的五脏六腑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可以通过调整人体内部的稳态平衡来解决局部乃至全身的问题。个体化是指在传统中医的诊疗过程中,医生针对患者的体质特点、疾病类型、刻下症状开出专属方药,一人一方乃至千人千方,能充分体现辨证施治的特点。治未病是一种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中医学理念。传统中医通常从患者的症状、体征入手,通过调节内在环境,恢复体内稳态,起到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复发的作用。”
这三大“战略”集中体现了中医思维,它们决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诊疗模式。因此在诊疗过程中,医生首先要有“战略”考量,以中医思维认识疾病,然后才是“战术”分析,古人说:“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辨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明理就是要培养中医“战略”观,树立中医思维,这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关键,是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中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思考如何将中医理论应用于实践。
谈到这一点,仝小林感触很深,从医是他的本心,但学中医却是阴差阳错。当年他报考的是白求恩医科大学医疗系,接到的却是长春中医学院(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中医系的录取通知,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学中医需要古汉语基础,他和几位语文分数较高的学生便被选调到了中医系。
这一阴差阳错让他对中医药有了多一层了解,要培养中医思维,首先要向古人学习,溯本求源,品读经典。“中医治学当溯本求源,古为今用,继承是基础,创新是归宿,千百年来中医植根于民间,有着宽广的施展舞台和深厚的民众基础,并通过历代医家师承私淑传授而永葆青春。”历代著名医家的医学著作是中医几千年来发展、创新的历史见证,熟读之,可以明了中医的发展历程、知晓中医的学术渊源;熟读之,才能洞悉中医的理论基础、培养纯正的中医思维。
1983年的一天,仝小林在图书馆翻阅资料时看到一篇题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的文章,惊讶不已:“我们平时学经方、用经方,开出的剂量与文章作者柯雪帆先生考证的剂量竟差了5倍之多。”中医教科书中把“经方一两约等于3克”视为金规玉律,但用此剂量治疗急危重症时常常力不从心。此后,他以经方本源剂量研究为起点,花了近40年的时间建立了“方药量效学科”,推动中医方药剂量进入量化时代。
疗效,永远是中医的生命
树立中医思维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的临证能力,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谈及这一点,仝小林说得果断:“疗效,永远是中医的生命!”学习中医药的学生一定要多读经典,但也一定不能埋首故纸堆,要重视实践,多动手,多抬头关注社会。
任何系统一旦封闭,不可避免要走向僵化、衰落,对中医的传承一定是守正创新、常中有变,是所谓勤求古训、融会新知,即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关照社会发展特别是技术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以显著的疗效诠释、求证前贤理论,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展,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推进学科进步。
仝小林举例说:“仲景遇伤寒创六经辨证,天士遇温病建卫气营血,又可遇瘟疫立膜原之治,无一不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突破的唯一理由,就是疗效。”他鼓励学生到基层去实践,那里是医生摔打磨炼的最好舞台。
遥想自己博士求学阶段,仝小林受益匪浅,他跟随导师周仲瑛教授(现为国医大师),深入苏北基层诊治流行性出血热。彼时,流行性出血热的死亡率高达10%,而他们用中医药将病死率降到了1%左右。3年扎根基层,仝小林不仅积累了急危重症和中医疫病的防治经验,启发了他对伤寒其病、其量、其用的思考,也为他日后应对非典和新冠疫情奠定了基础。
“扎根基层,有助于提升诊疗能力,开拓临床思维。山西灵石县李可老先生,奔波于山野民间,亲尝毒药及研制速效解毒诸法,擅长以重剂救治急危重症;湖北民间老中医余汉先先生,在基层卫生院行医五十载,新冠疫情暴发期间,投身武汉抗疫一线,以达原饮加减,一人一方,精准施治,疗效明显。”仝小林对这些基层工作者无比敬佩,认为是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着中医,使其在新时代具有强劲的生命力。
中医药蓬勃的生命力寄望于新时代新青年的青春实践,也寄望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寄望于不同行业知识的交融碰撞。
进入21世纪,国际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教育改革加速汇聚的背景下,“新医科”应运而生,提出了从治疗为主到兼具预防治疗、康养的生命健康全周期医学的新理念,开设了精准医学、转化医学、智能医学等新专业。仝小林指出“新医科”将推进医工理文融通,包括传统医学与机器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进行融合。
在“新医科”的范畴下,一名优秀的医生要有跳出中医看中医的能力,要有多种能力和发展潜能,以及和谐发展的个性和创造性。仝小林眼中的中医药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和社会、时代,以及其他领域紧密相连。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时代、新变革的到来,才能激活中医药的一池春水。
仝小林强调,中医药人才不仅要了解中医,还要了解西医,坚持“以中为本,西为中用”的发展理念。“态靶辨治”就是诞生于这一理念背景下的中西医融合创新实践。其既发挥中医传统特色和优势,又能实现精准打靶问题,从而提高了中医对于现代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效果。
他还期待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才要广泛涉猎社科人文、前沿科技等,并小有见解,精通一门,兼知其他。“如今中医迎来千年未有之变局,面临人口老龄化、疾病谱转变、医疗需求多元化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医药人才要拥抱现代科技、现代人文,要能够适应人工智能、合成生物学等新技术、新方法,能够运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
“承中启西,承宏启微,承上启下,承古启今,为实现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而勇挑重担。”仝小林勉励所有中医人,“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担当。”
来源 | 本文刊于《教育家》2023年4月刊第4期,原标题为《中医药要和社会、时代紧密相连——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仝小林》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