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立足资源优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集中药材种植培育、粗加工、精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努力把“小草药”打造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种植”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提高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食品医药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我们村种植防风、柴胡、赤芍200余亩,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为了不断增加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品类,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干劲足、有钱挣、能致富,去年10月,我们村从吉林省集安市引进野山参种子,在林下播籽培育野山参5亩,每亩地预计可以出2500株参苗。试验成功后,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新拨镇碧柳村党支部书记周建锋说。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为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新拨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强化组织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群众增收为导向,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的“幸福路”。以骆驼头、大素汰、碧柳、殷家店、白云皋村为代表,大力发展苍术、赤芍、柴胡、防风、金莲花、红景天等特色中草药种植。
“去年,我家卖了1亩地的中药材苍术,4年生的苍术,收获时,亩产湿货药材4000斤,每斤11元钱,亩收入4万多元。我家一共种了30亩苍术,种植中药材也能抱上‘金元宝’。”新拨镇骆驼头村村民郑桂林喜笑颜开。
与传统农作物相比,中药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群众种植积极性高,规模化种植面积较大,这不仅提高了中药材产量和质量,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去年3月,骆驼头村党员致富能手李亚强牵头成立了“围场县东莱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现有社员90余人,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830亩,育苗基地达到120亩,育苗2400万株。合作社在县域内的新拨镇、石桌子乡、半截塔镇、克勒沟镇这4个乡镇均有种植基地。种植品种以苍术为主,其次有防风、牛膝、红景天等品种。合作社的中药材基地,在除草、浇水、田间管理等农忙期间,务工需求很大,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围场通过建基地、树品牌、强支撑、延链条,持续培育道地中药材品牌,建立“科研+企业+基地+合作社”的中医药康养全产业链,开辟出一条富民强县的新兴产业之路。组织中药材种植专家学者进行种植全过程技术指导,提升药材质量和品质。同时,找准道地中药材种植、应用与旅游康养的切入点,进一步延伸中医药康养产业链条,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该县道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1万亩,有效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远远望去,大片的中药材给大地铺上喜人的翠绿。村民在中药材基地内除草作业,忙碌的身影构成一道美丽的田间风景。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张家湾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依靠中药材种植产业,不少种植户迈出了致富的步伐,种植基地周边村民也有了务工增收的机会,中药材产业迎来了更好的发展前景。
“咱村建立了500亩防风中药材基地,从种苗、除草、管理到采摘,带动村里劳动力50多人就业,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更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能。”张家湾乡张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魏兴龙说。
张家湾乡坚持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将做大做强做优中药材产业基地作为书记精品工程进行重点打造。邀请省科学院、高校、企事业单位的农业科技型专家人才担任农技推广专家,进驻该乡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创办实体示范带动等形式,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服务,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目前,该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000亩,包括桔梗、牛膝、苍术、防风、柴胡等品种的中药材,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订单式种植,中药材成群众增收致富“金疙瘩”。
据悉,近年来,围场立足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种植方式和经营模式,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围场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专业协会和合作社,按照“公司+合作社+农场+示范园+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农民稳定增收。依托天原药业,建立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试验基地和黄芩、柴胡、苍术等道地药材良种繁育示范、繁育基地。以中药材种植基地、加工企业为依托,建立中药材仿野生驯化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药制剂研发、中药新药研发等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一批现代中药材产业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县域中药材和中成药品种、技术更新转化步伐。
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大头山乡柳条沟村,柳条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喜祥正在药材田间精心“伺候”着苍术苗,他家种植苍术70亩、柴胡60亩、红景天85亩,药材秧苗长势喜人。
“苍术是一种中药材,它的根状茎可以入药,咱们药材基地已经连续三年种植,今年秋季就能出山卖上好价钱。咱们不仅种植苍术,还种植其他品种的中药材,全村共发展多种中药材300余亩。”杨喜祥高兴地说。
在大头山乡大河口村中药材基地,科技致富能手关晓峰正在组织农事钟点工管理红景天药材苗。“发展中药材,让老百姓鼓起了钱袋子,过上了好日子。红景天是有名的中药材,生长到第三年就能见到效益,每亩地可产4000斤,一斤能卖20块钱。咱家育苗6亩,这苗长势真好!可以移栽到200多亩地里。”关晓峰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为破解药材粗放型低价销售难题,我乡坚持党委‘搭台’、群众‘唱戏’、党员带头,建好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为民增收添新路。”大头山乡乡长王文学说,大头山乡将中药材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之一进行发展,因地制宜提出了“党建+中药材”发展新路。通过“能人”带动、党员带头、合作社带动,围绕标准化生产、机械耕作、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电商服务等内容开展工作,在延链增收上做文章,把党建融入产业,坚持不懈推进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为当地群众开出了一道致富“良方”。
为确保生产出高品质的中药材,该乡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创建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并采取分片包村到户的办法,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指导药农种植,提高药农种植水平,加强中药材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种植示范园区建设,带动农民种植中药材,实现致富增收。
围场始终坚持生态绿色发展模式,依托自身海拔跨度大、昼夜温差大等生态优势,挖掘出40余个适宜产业化种植的道地中药材品种,主要包括苍术、防风、金莲花、红景天等。随着仿野生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中草药种植区域逐渐涉及全县37个乡镇。截至2023年,道地中药材实际种植面积5.1万亩,其中,标准化种植基地2万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000亩。2020年,该县成功申报“河北省围场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