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投资云南 “链”强中药材丨打造好中药材产业发展“第一车间”——专访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李荣福
云南省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如何将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推动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和云南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投资云南‘链’强中药材”全媒体采访团队走进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所长李荣福表示,种植端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云南省将持续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围绕种质资源保护、野生资源人工驯化、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科技支撑、龙头企业培育和政策扶持等方面在种植端发力,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植端发力推动资源优势转化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种植端是关键,要高度重视野生中药材资源的保护,通过科学规划与管理,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开展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和代用品研究。同时,加大对中药材资源及种植情况的调查力度,摸清资源底数,为科学种植区划提供数据支持。”据介绍,2022年云南完成国家第四次资源普查,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资源标本库和数据库,保存资源标本9万多份,保存药用植物提取物标本6000多份。
“在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方面,云南省取得了显著成绩。”李荣福介绍,云南省持续加强药用植物标准化种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建设了一批高标准GAP、有机种植基地,引导中药材生产向标准化方向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中药材标准化基地165.5万亩,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0万亩,不仅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中药材的出口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云南省还注重中药材品牌建设,提出了“十大云药”品牌打造工程,提升了云南中药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中药材追溯体系的建立也为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李荣福建议,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中药材种植GAP基地建设,完善种植技术标准体系,包括良种繁育、种植管理、采收加工等全过程的技术规范,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好基础。
良种繁育推广助力产业提质增效
“科技创新是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李荣福表示,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挖掘优异种质资源,通过分子辅助育种等技术手段选育抗逆性强、品质好和产量高的中药材新品种,缩短三七、当归、滇重楼、云木香等道地药材的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省农科院药植所始终致力于中药材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在中药材良种繁育与推广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些成果不仅为中药材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还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滇重楼、云木香、云当归、灯盏花、滇龙胆、草果、川贝母、滇黄精、白及等中药材中,成功选育出了70个优良品种,如“云香1号”“云归1、2号”“滇黄精云农1、2、3号”“雪贝1、2号(贝母)”“云草果1、2、3、4号”“滇韵1号白及”“滇龙胆太空1、2、3号”等,不仅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特点,及时满足了食品加工、药用等多元化市场需求。其中滇黄精选育出的“云林1号”和“林韵1号”,成为云南首个食品加工专用型品种,“云当归2号”成为全省主推品种,进一步拓宽了中药材的应用领域。
针对石斛种苗生产中存在的质量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省农科院药植所提出种子无菌贮存技术和液体培养的悬浮特性分选原球茎技术,有效提高了种苗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还创制了滇黄精种子酶解加工新技术,解决了滇黄精种子易发霉的问题,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
产学研用结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科技赋能是提升药材产业“含金量”的钥匙,针对中药材种业科研成果从案头向田头转化的问题,李荣福表示,云南省应强化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加强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建设。通过促进科研院所、高校与中药材种植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田间地头。同时,优化科研成果评价与激励机制,建立中药材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加强政策支持和市场引导。
“云南仍面临种质资源保护不力、良种选育进展缓慢、繁育基地建设滞后和科技支撑不足等困难和不足。”李荣福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圃和种质资源库,并给予持续支持;加大良种选育资金投入,鼓励科研单位和经营主体开展新品种研发和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加强中药材繁育基地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加强中药材良种繁育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高科技贡献率。
在种植端,应重点培育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中药材的生产效率和市场占有率。同时,依托龙头企业和优势产区,打造中药材产业集群,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通过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提升整个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政府要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企业和农户积极投入中药材种植。同时,加强市场开拓工作,积极对接国内外中药材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中药材的市场占有率。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开拓的双重作用,推动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记者 杨抒燕 段毅 王一帆)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