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与沉淀,产业规模、创新成果、医疗资源、传承效果均取得明显提升。赛迪顾问日前发布的《中国中医药发展指数2024年度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中医药产业指数持续超越 GDP 和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指数,充分展现了中医药产业的强劲韧性和持续增长潜力。
作为中医药大省,四川的中药材资源超9000种,中药资源品种数和道地药材数均居全国第一,中医药产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
如何更好发展中医药产业,赛迪顾问给出七点建议。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建议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中医药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同时注重加强部门协同,形成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合力。
二是培育龙头企业,推动集群化发展。建议加强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完善配套等方式,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医药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中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上下游协同的产业链生态。
三是深化跨界融合,打造“中医药+”新生态。近年来,“中医药+旅游”“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产业创新注入新活力,建议进一步拓展中医药的应用场景,推动中医药与现代农业、合成生物、智能制造、元宇宙、人工智能、数字影像、穿戴设备等前沿技术领域深度结合,支持绿色中药材种植、特色康养服务建设、智能中医设备等方向,鼓励发展具有高科技属性的新产品、新方式、新业态,培育“中医药+”新生态,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四是鼓励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议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三个层面完善中医药创新体系,利用系统生物学、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推动中药新药研发,加快经典名方二次开发;推广超临界萃取、纳米技术等现代化生产工艺,提升中药产品的质量疗效和质量稳定性。
五是完善人才培养,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建议加强中医药院校与综合性大学、科研机构、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推动中医药教育模式创新;加强培养既懂中医又懂现代科技的复合型人才,补齐创新产品研发和应用中的高素质人才缺口;加大对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六是加强数字化赋能,打造智慧中医药体系。建议加快中医药产业的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医药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药材加工、药材流通数据的互联互通;开发智能中医诊疗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中医诊断和治疗。
七是加速“走出去”,加快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建议加速推动中医药标准国际化,争取更多国家认可中医药的品质与疗效;探索建设更多国际中医药中心,以医带药推动中药产品出口;加强与国际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中医药全球研发并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广中医药文化,提升国际影响力。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