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笔者在今日头条发表《他山之石:汉方药(中药)在日本的兴起、衰落与复兴》一文,许多读者对富山县及“卖药郎”在汉方药发展中的贡献表现出浓厚兴趣。为回应读者关切,并在日本汉方药前辈、在华外国专家(外国专家号码:308341619591115011)、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化分中心主任、中国科创版上市医药企业、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中成药企业首席外国专家西村一郎博士指导下,特整理相关内容与大家分享。
一、从“卖药郎”到现代工业化:日本汉方药的源头
日本汉方药源自中国古代中医药文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至6世纪,与我国的中药师出一脉,历经千年演变,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其中,“卖药郎”制度堪称一大特色,尤其在富山县尤为盛行。自江户时代(1603—1868年)起,富山县药商便通过“卖药郎”模式,将药品提前送到客户家中,试用后再按疗效付费。这种模式极大地推动了汉方药的普及,也奠定了其在日本民间的深厚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卖药郎”不仅是药品销售者,更是民间健康管理者。他们通过长期记录用药反馈,形成了日本最早的民间疗效数据库,为后世汉方药的质量提升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种依赖信任与口碑的模式,使汉方药深植于日本社会,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废医弃药”政策下的衰落:汉方药的黑暗时期
明治维新(1868年)后,日本政府推行西方医学体系,1874年更是实施“废医弃药”政策,取消汉方医生执业资格,汉方药一度遭受沉重打击。许多传统药铺倒闭,汉方医学几乎被逐出主流医疗体系。
然而,汉方药并未完全消失。部分医师和药商依然在民间低调传承,富山县药商更是秘密组织“汉方讲习会”,确保核心配方得以延续。为了规避政策打压,部分汉方药材种植甚至被伪装成普通农作物。这些努力使得包括《伤寒论》在内的148个核心方剂得以完整保存,为20世纪后期汉方药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三、战后复兴:汉方药重回主流医疗
二战后,日本社会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医学的价值。20世纪50年代起,学界和制药企业推动汉方药回归,并于1967年成功将其纳入国家健康保险体系,标志着汉方药重返主流医疗体系。
富山县的“卖药郎”制度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长期积累的用药记录被学术界重新发现,例如富山医科药科大学的研究显示,19世纪的用药记录中,葛根汤治疗感冒的有效率达72%,与现代临床试验数据高度吻合。这一事实不仅证明了汉方药的实际疗效,也为其现代化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
四、葛根汤的二次开发:守正创新
葛根汤作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在日本广受欢迎。然而,传统煎剂虽疗效显著,但制作繁琐,难以满足现代生活节奏。
20世纪80年代,富山县的北日本制药(前身为东亚制药)在成川一郎先生的领导下,对葛根汤进行二次开发,创新推出袋泡茶剂型。这一改良大幅提升了服用便捷性,使葛根汤迅速普及至现代家庭,既保留了药效,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成为汉方药“守正创新”的典范。
注:成川一郎,1931年生于富山县,1954年毕业于富山大学药学部,日本著名汉方药制剂专家,曾出任东亚制药株式会社社长,著有《汉方の主张 現代科学と漢方製剤》等专著。
五、从传统到现代:日本汉方药的工业化之路
汉方药要在现代社会立足,必须实现工业化与标准化。津村制药与北日本制药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推手。前者推动汉方药进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后者则专注于产品创新和质量管理,使汉方药在消费者市场中获得广泛认可。
如今,日本汉方药产业已形成完整的现代化体系,从原料种植、生产制造到临床验证,均严格遵循标准化流程。这一进步不仅确保了汉方药的安全性和疗效,也为全球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结束语:创新与传承的结合
日本汉方药的复兴,离不开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从“卖药郎”积累民间信任,到真实世界疗效验证,再到现代化二次开发,汉方药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焕发新生。这一过程不仅是日本汉方药的成功经验,也为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注:若欲对日本汉方药的发展状况作进一步的了解,可参阅王雯所著之《日本汉方药发展情况及对国内经典名方制剂的启示》,此篇于 2025 年 1 月 23 日由中国新闻网发布。
本文作者系“荃豆中药”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荃豆中药”是国内首创、面向全国基层医疗机构的中药饮片线上统一大市场平台。此平台构建了基于荃豆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自研的中国中药协会团体标准的中药饮片交易系统,达成“优质优价”之目标,助推行业良性发展,实现了从原料种植、初加工、中药饮片制造至流通的中药数字化质量追溯与控制,是数字技术与传统中药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颠覆性及标志性场景。
➡ 医疗机构可立即下“荃豆中药”App,开启标准化、数字化的中药饮片采购新体验!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