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麟凤镇麟凤社区的芍药基地繁花似锦,层层叠叠的粉白花瓣在云雾缭绕的青山间舒展,吸引众多游客驻足打卡。这片蓬勃生长的“花海经济”,正是威信县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贯彻花卉产业全链发展思路,将“美丽产业”转化为造福群众“幸福产业”的生动实践。

图为麟凤镇芍药基地航拍。
麟凤镇海拔1200米左右,年均气温14℃,土壤肥沃疏松,十分适合发展花卉种植。近年来,麟凤镇深入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积极回引本土能人返乡创业,在了解到外出务工能人李甫文有着丰富的鲜花种植和销售经验后,当地便积极动员其返乡发展鲜花种植。
“麟凤镇通过‘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芍药产业,已建成覆盖麟凤社区、金竹社区的760亩连片芍药种植基地,通过基地的示范效应辐射带动了周边的金凤村、柏香村、斑鸠村等地加入芍药种植。目前,全镇芍药种植总面积达1100亩,包括莎拉、蓝富士、奶油碗等为主的68个畅销品种。”麟凤镇党委书记杨章欣说道。
芍药,被誉为中国六大名花之一,同时兼具观赏性与药用价值。结合芍药花的独特经济价值,麟凤镇打造了“种加销”全产业链,带动当地群众通过基地务工等形式,实现家门口致富增收。
图为芍药基地里,工人们正在采花。
当前,在麟凤镇麟凤社区凤兴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芍药花种植基地,绚丽多彩的芍药花傲放枝头,婀娜多姿、仪态万千。村民们有的忙着采摘鲜花,有的忙着搬运,一派忙碌。“我家就住这附近,芍药花栽在家门口,环境变美了,我每天在基地里面除草、施肥、摘花,一天下来能赚一百多元钱,我感觉到很开心、很满意。”今年55岁的李世彩高兴地说。
芍药人工管护相对简单,只要经过简单培训,四五十岁的人也能很快上手。目前,芍药基地中50岁以上的务工人员达80%,基地常年吸纳50名左右群众参与芍药管理工作,种植、采摘等用工高峰期时用工达150人以上。截至目前,芍药基地共计发放工人工资近300万元。预计2026年,芍药基地可长期稳定吸纳100余人就业,用工高峰期可达300余人,将辐射带动更多的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在基地里务工,既能够带孙子,又能够赚钱,我们都很开心。”家住麟凤社区的王弟荣感慨地说,不用外出务工每月也能挣3000来元钱,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据云南聚益中药材有限公司负责人李甫文介绍,基地的芍药鲜切花主要运往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直供给一直以来稳定合作的经销商和公司,另外也会有一些周边城市的客户提前进行预订。芍药种植基地吸引了多家优质中药材企业洽谈合作,公司在同步规划药用板块布局,待到根部药用部分成熟后,将直接对接企业签订定向采购协议。
俯瞰连片绽放的芍药花海,麟凤镇党委书记杨章欣信心满满:“全镇计划在现有芍药种植基础上,力争2025年底发展到2000亩,2030年内扩大到1万亩,逐步将麟凤镇打造成‘芍药小镇’,真正把‘美丽资源’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
作者:申丽琴 陈茂玉 王海 晋子喻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