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镇西镇中心村沙参种植基地内,一畦畦整齐的沙参长势良好。随着小型农用挖掘机的轰鸣声,沾着泥土芬芳的沙参不断破土而出,村民们穿梭田间忙着分拣、装筐。镇西镇因地制宜,将何首乌、沙参等中药材种植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突破口,让种植户发起了“药财”。
新鲜沙参的黄金销售期只有一周左右,为此该基地采取“鲜参+加工”双规模式销售。50%的鲜参通过冷链直达市场,其余的经晾晒后制成干参不仅保质期延长至两年,价格也能翻一倍。仅沙参单项产业在采挖、分拣、加工等环节,就能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人均年增收6000元。据了解,该县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已突破3万亩,年产量达到8000吨,涵盖佛手、枳壳、菊花等30余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