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北州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生态资源禀赋,深挖林下经济潜力,构建种植、养殖、采集、加工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业体系。2024年,全州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亿元,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种植产业提质增效。门源县依托独特地理气候条件,建成1200亩当归种植基地,其中50亩为育苗田,有效保障种源供应。2024年,当归采收量达62.5万公斤,实现产值950万元,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万元。刚察县积极探索退耕还林地生态经济融合发展模式,试种唐古特大黄和山莨菪各200亩,为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提供了新路径。
特色养殖科技赋能。林麝养殖是海北州特色养殖的重点产业。2024年,全州林麝存栏量达462头,新增55头,产出麝香4.8公斤,实现产值384万元。目前,各养殖合作社正积极申请林麝产品经营许可,推动产业链向深加工领域延伸。同时,科学化养殖标准体系的建立,既提升了麝香产量和品质,也实现了濒危物种保护与经济价值开发的有机统一。
采集产业规范有序。祁连县、门源县等地通过制定采收规范、加强生态保护宣传,在保障菌类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年度产值超150万元,惠及千余户家庭。在冬虫夏草采集方面,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区参与”管理模式,规范发放采集证7913本,采集量超161.6万根,产值达1616万元。
加工产业品牌提升。祁连县深入挖掘藏茶文化内涵,推动藏茶产业全链条发展,2024年产值达150万元。作为“中国沙棘之乡”,祁连县、门源县的沙棘加工企业开发出饮品、保健品等多元化产品,实现产值900余万元。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沙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中药材天地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