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古蔺县黄荆老林深处弥漫着浓郁药草清香,3000余亩赶黄草迎来了今夏的采摘旺季。在香楠村,药农们清晨便拿上编织口袋,弯腰于翠绿之间,收获致富“金叶子”。

在香楠村4组,齐腰高的药田里,药农吴洁正麻利地采收叶子,不同于收割普通作物,赶黄草的采摘另有特色。她一手稳稳捏住草秆顶端,另一手沿着茎秆从上至下快速而轻柔地“刮”下鲜嫩的叶片。“这块田是今年新栽的,长势真不错!”吴洁一边麻利地刮叶,一边介绍道“不过现在的叶子太嫩了,用力稍大就容易撇断,我今天也是试试看刮得下来不。”汗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望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药田,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半分田的叶子,预计能给她带来3000至4000元的可观收入。
在古蔺银庄家庭农场内,鲜叶加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新市村致富带头人,肖朝珍介绍,当前收购价稳定在每斤6元,每日收购量轻松突破1万斤,“去年我收了25万斤鲜叶,共付给农户200多万元,今年药农们热情更高,产量预计还会增长。”肖朝珍充满信心地表示。
加工厂房内,炒茶机轰鸣运转,热浪裹挟着赶黄草特有的药香扑面而来。肖朝珍介绍:“我们采用的工艺是将鲜叶直接炒制成干茶,无需烘干,但耗时较长,一锅需要2小时。” 青翠的叶片在高温下逐渐脱水、卷曲,药香变得醇厚内敛。“通常5斤鲜叶出1斤干茶,”她补充道,“但目前的头茬嫩叶水分足,出茶率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些精心炒制出的赶黄草茶,主要以袋泡茶形式,源源不断销往安徽亳州、北京等地的药材市场及终端消费者,其中相当一部分由知名药企好医生集团采购。
像银庄家庭农场这样的赶黄草加工点,在黄荆镇共有三处,分别位于香楠、罗江、新市三个村,形成了覆盖全镇的加工网络。黄荆镇创新构建“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乡贤+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加上赶黄草生长期吸纳季节性用工,带动户均增收10000元以上。目前,全镇每日赶黄草鲜叶收购量稳定在4万斤左右,高峰期预计可达8万斤。
近年来,黄荆镇深入实施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工程,深挖生态资源禀赋,让中药材破土成金,在“特”字上做文章,向“融”字要效益,以“链”字谋突破,绘就三产融合、全域共兴的乡村振兴新图景。通过强链补链,实施省级产业强镇战略,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亩、育苗基地建设20亩,引入南京同仁堂、古萃公司、肝苏药业、宏安药业等龙头企业,逐步向中上游转移赶黄草特色产业效益,引进四川康源瑞草等一批中药材企业,发展三木药材、淫羊藿等特色中药材4万亩,实现特色中药材产值突破1.2亿元,“产业黄荆”发展底气更加充足。
(梅艺萱 张深远)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中药材天地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