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近日出现强降雨过程,目前正值中药材生产的关键时期,强风雨天气可能造成中药材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淹灾害,造成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叶斑病等病害大爆发,为有效应对灾情,降低中药材损失,现提出如下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一、及时排水、加强病虫害防治
暴风雨后要尽快排出田间积水,减轻涝渍危害,应抓住晴好天气及时中耕、锄划散墒,促进根系生长,及时喷施药物防治病虫害,同时加强病虫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适时开展应急防治和统防统治,减轻病虫危害。
1、抢排积水:雨后立即疏通沟渠,用电泵抽水,确保24小时内排除田间积水。部分根茎类药材(如丹参、苍术、半夏)水淹超24小时将受到不可逆损伤,需第一时间采取一切必要和可能的手段,集中排除积水,减轻涝渍危害。抓紧疏通农田沟系,开启排水设施,降低外围水位,确保田间积水迅速排出。
2、中耕松土促根系:待土壤稍干后浅耕散墒,破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促进根系生长。
3、病害防控: ①病株处理:拔除腐烂植株,病穴撒生石灰(50克/穴)消毒。 ②杀菌剂喷施:积水后3天内喷施代森锰锌(600倍液)或嘧菌酯预防根腐病、霜霉病。
二、及时追施肥料
强降水和洪涝过后,土壤肥力被雨水带走,加之药材根系活力下降,吸收肥水能力较差,所以灾后要及时补追肥料。
1、冲施枯草芽孢杆菌(50亿活芽孢/克)2~2.5千克亩促生根,增施钾肥。
2、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配合尿素(≤10 千克/亩)根外追施。
三、及时抢收与补种改种
我省中药材绝大部分为多年生品种,应根据涝害情况,尽早补种和改种;对于部分药材植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等多年生药材田,可采取直接补种或移栽的方式,进行补苗;对于倒伏的中药材,不用采取扶直措施,让其随着生长自然直立起来。
1、补种与改种
根据涝害情况,对无法挽回的地块,及时补种短周期药材(如板蓝根、蒲公英),或改种玉米等作物改善土壤。对于部分药材植株死亡,造成缺苗断垄等多年生药材田,可采取直接补种或移栽的方式,进行补苗。
2、抢收
根茎类(丹参、半夏等)药材若水淹超3天提前采收。
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中药材天地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