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1、药材市场呈三级分化之势
经过多年发展和整合,国内药材市场已呈三级分化之势。其中如亳州、安国和玉林等一二级市场辐射作用、交易规模尚可,三级市场则由于交易量、客流量萎缩面临被边缘化。但即使是一二级市场,市场规模和实际交易量也呈逐年递减之势。特别是2011年开始,经历了药材原料暴涨之后,伴随着生产企业绕过市场直接对接产地步伐明显加快,中药材市场功能进一步被弱化。
$pager$
2、中药材流通模式呈多元化态势
首先,专业市场与众多产区市场和集贸市场并存。尽管全国只保留了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但事实上由于各地支持地方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全国各地又新形成了很多未经国家批准的政策外市场。目前全国大概有100多家季节性中药材市场和数以千计的中药材集贸市场。
其次,绕过交易市场的流通模式层出不穷,如一些规模较大的饮片生产企业和中药生产厂家直接到产地、产区收购,直接与农民签订单;一些大的制药企业自行开办中药材种植基地,不再从市场收购。
第三,现代化信息手段催生了众多新的中药材流通模式,如连锁经营、网上交易、期货交易等新业态。
$pager$
3、中药材专业市场都在积极寻求转型发展
本世纪初以来,17个国家批准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普遍开始走下坡路。原因有多方面:一是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分开经营,使得大量从事中药饮片贸易的交易商被挤出市场;二是新的交易模式挤压了传统模式交易空间,大量制药企业绕过交易市场,开办中药材种植基地或者直接从产地采购;三是专业市场的交易方式相对落后,缺少电子化、标准化等现代交易手段,难以适应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四是市场内“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顽疾难除,极大地影响了交易市场的持续发展。
为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中药材专业市场不得不走上转型发展的道路,具体措施包括企业化改造、改进市场交易手段、扩大经营范围等等。但目前仅有个别专业市场完成了企业化改造,开始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大部分市场仍然还在转型探索中。
$pager$
4、中药材专业市场面临重新洗牌,一些地区设立专业市场的需求强烈
国家批准设立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已有近16年,在此期间没有再批复设立新的专业市场。当前的环境已今非昔比,由于各地中药材产业的不均衡发展,一些原来较为繁荣的市场逐渐衰落,而其他一些中药材主产地、加工地或出口地对设立市场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如厦门市为建成海峡西岸中药材出口加工基地,提出要设立全国第18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吉林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近几年建成了大批中药材GAP基地,同时自发形成了众多大宗中药材集散地,如抚松万良镇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舒兰市成为全国最大的林蛙油集散地等等,迫切需要在全省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中药材专业市场。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