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向坝山上一块田,一半湿来一半干,半边湿地种甘草,半边干田栽黄连。你若吃得黄连苦,就能尝到甘草甜,吃苦耐劳奔小康,笑口常开乐万年。”湖北竹溪县流传的向坝民歌中,有很多关于黄连的内容,歌中把其味苦的特性比作苦难人生,足可见黄连在竹溪文化中刻下的深深烙印。
竹溪县地处秦岭南麓、大巴山脉东段北坡,与神农架相邻。境内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森林覆盖率达91.1%,植物多达22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多种,故有“竹溪草木半是药”之说。
据史料记载,清朝末年,野生黄连被发现于竹溪南山与四川交界处。至民国初年,开始试行人工种植黄连,主要分布于竹溪县丰溪、泉溪以南各乡镇。民国年间,丰溪镇辽叶村黄连种植农户曾多达3个半保(相当于现在3个半村)。从此,山民养成了种植黄连的习惯,黄连生产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1956年开始,竹溪县向全国提供黄连商品,到上世纪70年代左右,竹溪黄连已远销至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竹溪县是最早受到国家表彰的“黄连之乡”,这里所产的味连、川连、佛手连等品种,医药界俗称北岸连。其根状茎表面呈灰黄色或黄褐色,截面为菊花形,主要药用成分小檗碱含量6.3%,黄连碱含量1.9%,巴马汀含量1.6%,浸出物高达26%,分别超过《国家药典》2010年版一部标准的0.8%、0.3%、0.1%、11%,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还被收录入中国首部《竹溪植物志》。
据竹溪县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把竹溪黄连这一具有地域特色、兴县利民的产业做大做强,县政府于2013年5月向质检总局提出了竹溪黄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申请保护的地域范围是竹溪县丰溪镇、泉溪镇、天宝乡、桃源乡、向坝乡、杨家扒农场、源茂林场等7个乡镇(场)。2013年底,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对竹溪黄连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此后,当地组建了竹溪黄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出台了《“竹溪黄连”地理标志产品管理保护办法》和《“竹溪黄连”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用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对竹溪黄连生产、销售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力度;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严格执行产地环境、采摘、加工、包装和储运无公害操作规程,确保竹溪黄连的质量安全。
按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要求,围绕建设药材大县的目标,县政府利用区域气候的优势,在丰溪、泉溪、桃源、向坝、天宝等高寒乡镇和国有林特场,建设以竹溪黄连为主要产品的林药产业带5333公顷,大力引导农民生产黄连等安全无公害绿色有机药材,并制定相应的产品标准及种植、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坚持标准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加工。
为进一步延伸中药材产品的产业链,竹溪县积极谋划发展壮大生物医药新型工业体系,生产以地产中药材为原料的药食、药膳和中药片,形成了高、中、低端生物医药企业集群。十堰云浩药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该企业利用竹溪和周边黄连资源,开展黄连等产品新工艺开发。2008年通过了国家GMP认证,注册“云浩”商标。已建成年加工400吨黄连产成品饮片的新工艺生产线,其生产的黄连产品成品饮片,产品标准符合国内、国际药品质量要求,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20多个,产品销往武汉、陕西、上海、广州、深圳、北京、香港等,并打入日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市场。2011年,云浩牌黄连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
如今,竹溪黄连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有3万余药农将受益于黄连种植业,走上致富之路。
《中国质量报》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