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乌江上游六冲河北岸的大方县,被誉为“中国天麻之乡”,因独特的土壤、气候条件成为中药材的“天然药库”,享有“中药材之乡”美誉。其金银花、前胡、草乌、百合、刺梨、太子参等中药材市场前景好。今年,该县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6.82万亩,其中天麻4.2314万亩。
据有关部门普查,该县现有中药材1660种,大宗中药材有60多种。其中,2012年大方天麻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不久,大方圆珠半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又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评审。目前,面积15.44平方公里的大方药品食品工业园区建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总投资2.65亿元的同心大道已建成投入使用、神农大道工程已近尾声,建成标准化厂房55栋、38.5万平方米,已引进企业37个,共引资43.6亿元。
地埂药,大方模式的强力体现
而媒体的报道也表明, 为让中药材产业的种植基地迅速上规模,大方县通过引进外来公司建基地、鼓励本地中药材公司建基地、鼓励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社建基地,采取以奖代补、直补农户、企社农一体化等多轮驱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千家万户群众增收,使中药材产业基地迅速扩大。
大方县中药材种植缘何占据贵州省的半壁河山?中国商报走进贵州六大河报道组记者走访大方县部分乡镇时发现,这与该县在发展中药材产业过程中“石”中有药、“药”中有石的发展途径是分不开的。
“桶”与“井”的内涵
喝着“桶里”的水,思着坡头上的源。5月26日,六大河报道组记者走进位于大方县羊场镇桶井村,考察这里的“大方县同心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惊人地发现,从过去玩转一匹“烟”,到如今玩转一株“药”,深度的吹糠见米的大方荒坡药材种植模式,在这里看得见,摸得着。
中国商报记者在大方县羊场镇党参种植示范基地采访
$pager$
砸破昔日的旧观念,使得大方中药材产业发展“‘石’中有药”。昔日人们所熟悉的石埂坡改梯,如今变成了一道道不小心难以察觉其变化的猕猴桃生物墙。指着这道长约200米的猕猴桃生物墙,大方县同心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会长吴维江告诉来访的客人,“仅这道地埂上的猕猴桃,一季就可收入6000来元。”
从远处看,不仅仅是地埂上的猕猴桃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坡地中的风景同样耐人寻味:过去种包谷,一亩坡地的产值在600元上下,如今,改种菜、种粮为种药,并进行适时的套种,以短养长,让药农得到吹糠见米的实惠。同心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通过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推进药材的产业化规模建设。今年,他们在鼎新乡发展1000亩,还到赫章、黔西等地发展基地建设,流转土地3000余亩,产业化拉动效应明显。种植药材有术段、苦参等。
把荒坡、石埂用于发展药材种植,种出的药材,“一般是安徽毫州的客商来我们这里收购!”大方县同心农业综合开发合作社吴维勇不失自豪地告诉六大河报道组记者。
有树就有景,在这里变成有药也有景,荒坡上种植金银花等中药材后,改变了桶井村的面貌,依托特色药材种植使得大方县羊场镇乡间多处呈现靓丽的“药风景”,而依托这道风景,发展特色旅游,使得大方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一药治多病”,生态、经济效应日益体现。
六大河报道组记者在大方县采访得知,采取引进龙头企业等方式,着力解决中药材产业的加工销售瓶颈,促进中药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突破石漠化,该县大部分地区适合种植中药材,去年,全县完成中药材种植面积16.82万亩,其中天麻42314亩,前胡8082亩,金银花7617亩、参类12415亩、桔梗2960亩、杜仲1763亩、白术5417亩、还有云木香、柴胡、枸杞、续断、板蓝根等其他中药材86358亩,实现中药材总产值近10亿元。
有了种植基地这个“井”,中药材发展效益链的“桶”才有摆处。大方县着力引进龙头企业,加强中药材加工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入驻园区的深药集团、贵州同威生物科技项目、贵州华方制药项目、大方金维宝刺梨加工项目、贵州德馨堂中药材加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入驻食品园区的年丰合作社办中药饮片加工厂已经投产。
羊场镇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镇中药材种植、加工、外销正在风生水起,为了给全县中药材销售提供有效保障,该县采取多项措施确保销售。一是引入种植中药材公司实行订单收购,如九方源公司种植的前胡、板蓝根和金荞麦,由该公司与种植农户签约全部保底收购。二是部分合作社种植的药材与外面一些制药企业进行订单收购,如济民合作社、普济合作社等与太极集团、信帮公司签订收购协议等。三是一些药材企业与农户合作种植由企业销售。一些企业自身销售外,进行深加工,开拓省内外市场,如九龙公司的天麻等。四是随着种植工作推进,中药材收购公司应运而生,目前重庆九方源在大方东关设有收购公司一个,安徽亳州客商在石关设有中药材收购站一个,都已开始运行。本土一些合作社和公司也在筹备建收购站。五是产地原药初加工厂正逐步建立。六是中药产业局已基本建成中药产业网站,以保障药材信息畅通。
通过积极引导和支持,大方成立了中药种植合作社71家,其中以年丰中药材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普吉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济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顺丰[微博]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同心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为代表,实行规模化种植中药材,已初步形成了种植、粗加工、销售一条龙,这些合作社种植面积从几百亩到上千亩,组织农户上千户,使广大农民在市场上获得了平等的交易和谈判地位。全县中药合作社种植中药材达到7万余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60%。
$pager$
“药叶”扶奇花 中药材渐成支柱产业
“药叶”扶奇花,近年来,大方县羊场镇以建设大方县中药材基地为目标,通过大力扶持和发展,全镇中药材产业已初具规模。
大方县中草药种植治理卧牛石山的“文超荣”——蒋云明(左)28年种植中药材
人们仅知道羊场镇这几年先后建成了半夏GAP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前胡规模种植基地4000亩,航天丹参规模种植基地3000亩,天麻规模种植基地3050亩,林药套种地道药材品种繁育基地500亩。全镇各类中药材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1000亩左右,年产干药达600吨,主要以半夏、前胡、航天丹参、天麻等中药材为主,同时还种植有金银花、桔梗、射干、白术、龙胆草、车前草、黄精、草乌、南沙参、瓜蒌、续断、大黄、板兰根、防风、柴胡、甘草科、独活等地道中药材,总计有83种之多。中药材种植初步形成了种植规模,已成为全镇支柱产业之一。但却少有人知道,羊场镇之一大奇景,却是在昔日“苞谷栽在石头脚,一大偏坡收一萝”的石旮旯荒坡上的卧牛石脚头,通过半空有树,石下有药的模式,不但突破了这一昔日几乎没有利用价值的区域生态有效开发利用,还凸显了强大的经济价值。蒋云明、陈如敏夫妻,创业之初困苦得只有500多元钱,通过28年来在这“石山比牙齿还要白”的石旮旯荒坡上的卧牛石脚头间不断种植中药材,如今,他家的15亩药材坡真正成了金坡银坡。
六大河报道组记者在大方县羊场镇顺利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公司”的模式带动下,种植党参,排除农民流转土地、在土地上打工获得的经济收入,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一亩近3000元钱的经济效益,的确让人眼红。
大方县根据市场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快标准化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中药材无公害和GAP标准化种植,启动实施羊场镇圆珠半夏GAP基地建设项目,进行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前期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促进全镇中药材向无公害、规范化种植方向发展。2012年,“大方圆珠半夏”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申报成功,为实施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申报圆珠半夏GAP基地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带动了全镇中药材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发展中药材,大方县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进广西梧州中恒集团、重庆九方源公司等中药材加工企业十余户,年加工药材能力500吨,已基本形成了以羊场为中心的中药材粗加工基地,涌现出了贵州信邦制药有限公司、大方绿色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
$pager$
破茧成蝶 大方中药产业走向跨越
林药结合,深化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大方县羊场镇中药材种植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规模化种植,呈产业化发展后,药材加工企业及各地药商纷踏而至,中药材年销量达1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其中华中前胡、仿野生天麻、圆珠半夏等及各类野生中药材年交易量在400吨左右,年交易额超过1000万元,交易辐射理化、六龙、鼎新等乡镇。
2013年,大方县政府与中恒集团、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贵州威门药业等企业项目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签约内容涉及在大方发展三七、铁皮石斛等中药材种植与深加工和建设医药产业物流园、保健养生健康产业园等。
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有胶囊剂、颗粒剂、粉针剂、冻干粉针、片剂、原料药等生产线,公司拥有健全的营销网络,在全国除台湾、西藏外的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大中城市建有办事处或销售网点。贵州同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两个全资子公司之一,是在农工党贵州省委的牵线搭桥下于2011年6月成立的,坐落于大方县经济开发区同心药品食品产业园。
同威公司是取“同心”和“威门”前两个字作为名字的。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斌先生作为农工党贵州省委副主委,将新建公司取名“同威”并亲任同威公司董事长,体现出农工党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的坚定政治信念。
同威公司坚持“同心思想”,倡导“科技为本”,以“为人类提供尽善尽美的天然生物产品”为发展愿景,以助推大方百万人民实现同步小康的“中国梦”为最大目标,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开发大方地道的中药材资源和特色农产品资源,实行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种植基地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化经营模式。
梁斌先生说,威门公司选中大方,一方面因为大方有着试验区独特的政治资源,一方面因为大方有着丰富的中药资源以及工艺、加工等基础,他表示,威门公司将全力开发大方中药资源,在中药饮片、中药技术、中药保健食品等方面取得更大开发效益。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目前有大方县羊场镇农友专业合作社、大方县济民林牧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方县羊场镇林林农牧专业合作社、大方县同心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等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合作社13家。通过合作社组织,整合当地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组织农民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和规模化销售,基本形成了基地+农户+协会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农民的小生产和大市场有效对接,提高了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的规模化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
$pager$
大方模式:以林克石、以药治石、点石成金
砸破昔日在石山上不能发展经济的旧观念,使得大方中药材产业发展灵魂当中“药中有‘石’”。从栽下第一株金银花开始,那时女儿蒋慧梅只有一岁。如今,提及种植中药材的经历,大方药材种植泰斗蒋云明的妻子陈如敏感动不已:“我的女儿如今已在县公安局工作,我家种植中药材已有28年!”
蒋云明是贵州人工培植金银花成功的第一人。大方县羊场镇镇长王炳发告诉六大河报道组记者,“以林克石、以药治石、点石成金,羊场中药材种植正是大方中药材种植灵魂的体现!”
六大河报道组记者在羊场镇蒋云明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看到,中药材种植攻克了石漠化,这是当初大方人所想不到的!坡上的樱桃,李子、板栗,各类中药材,克服了卧牛石给人们的烦恼,不但给蒋云明一家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经济效益,还使得昔日白得超过人的牙齿的白岩变得郁郁葱葱。
来客和媒体记者参观大方中药材
“从2009年到2013年,大方中药材种植实现了16.82万亩,中药材产值近10个亿,占据了贵州的半壁江山。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农民对中药材的认可程度已超过对烤烟的认可程度。大方用当年抓烤烟生产的力度,用抓烟税的热情,用抓煤电生产的执着抓中药材,就得到了今天的局面。”大方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章育一语中的。
《中国商报》记者 刘延平 李雪鑫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