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7月14日,在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镇马寨村梅岩药材合作社药材种植基地,农技人员在查看白芍病虫害情况。刘勤利 王金海 摄
亳州一直有着“中药之都”的美誉,其白芍产量占全国白芍产量的80%以上。该市105.9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中,白芍达26万余亩。今年6月以来,部分在地白芍遭遇病虫害侵袭,严重程度历史罕见。有着悠久种植历史的亳州白芍到底怎么了?当地有关部门又是如何应对此事?记者日前就此展开调查—
病虫害为何成灾?
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药农们更相信经验
记者调查中了解到,亳州今年这次白芍病情来势凶猛,病虫害严重的地块70%的白芍出现叶片变黄、枯萎,甚至根部腐烂、枯死。虽然目前尚无受损总面积的详细报告,但据当地农业、中药材主管部门和种植大户的勘查和初步统计来看,出现病虫害的地块约占白芍种植面积的三成。
“我种植中药材有31年了,像今年这么严重的病情,还是头一次遇到。 ”7月18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亳州市谯城区十九里镇梅岩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梅岩神色凝重。
白芍有一种常见病,叫叶斑病,其主要症状是叶片发黄。起初,有着丰富种植经验的梅岩也认为“叶片发黄没什么大不了”。有些农户按照往年经验,去市场配来农药进行喷洒,喷了一次后,没有效果,又喷第二次。直到喷三四次药都不见效果后,才找到梅岩请教:“十几年的老方子,咋不灵了? ”
“药农们早就习惯了叶斑病,按照老方子,几块钱一亩的农药撒下去,然后就不用问了。 ”梅岩告诉记者,就在大伙按照经验办时,地里的白芍叶子开始由黄变焦,拔出根来一看,已腐烂了。这时,大家才慌了。 8月份是白芍收获的季节,踢不好这“临门一脚”,四五年的辛苦就会打折扣。
“白芍从生长到成熟,一般要4~6年。这几年白芍行情很好,6年生的亩均收入在3~4万元。 ”梅岩说,眼下的这场病虫害既会严重影响尚未成熟的白芍,又将影响即将成熟的白芍售价。
情急之下,梅岩给亳州市农委农技推广中心拨打求助电话,希望找到白芍发病的原因并对症下药。
同样焦虑的还有屈兴启,他是谯城区张店乡佳润丰家庭农场负责人,近400亩的白芍有相当一部分出现叶子发黄、根部腐烂等现象。“我先以为是肥料跟不上导致,就追加施肥,后来看到发病的越来越多,才慌了神。”屈兴启说。
几乎同时,亳州市大部分种植白芍的乡镇,如:谯城区十八里镇、华佗镇、魏岗镇等,白芍均出现发病情况。大量求助电话打向农业和药业主管部门。
$pager$
防治难在哪里?
推广新药方并不容易,普及还需时间和实践
亳州的白芍产量关乎全国白芍产量的稳定。面对突如其来的病虫害,亳州市农委农技推广中心、市药业发展局邀请了省农科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帮助诊断。专家组经实地勘查、取样和试验,找到了病因—除常见的叶斑病外,此次病虫害大爆发的真凶是白芍菌核病与地下害虫蛴螬。
“白芍菌核病与蛴螬并不属罕见病虫害,但大面积出现在亳州的白芍地里,除去气候原因,与部分药农的人为因素也不无关系。 ”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董玲说。专家组调取了白芍发病前亳州的气象资料,发现今年5月27日、28日和29日3天的气温都在35℃以上。 5月31日,亳州市又下起大暴雨。而往年,亳州市5月底的气温仅在30℃左右。
专家组给出的初步结论是:高温高湿的极端天气,诱发了白芍病虫害的发生;药农对病虫害知之甚少,缺乏防病治病的基本常识;部分药农不合理用药,延误了治疗时间。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26万亩在地白芍约三成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 “以4年成熟的白芍为例,每亩至少损失2000元。 ”梅岩在对合作社2000亩白芍病情进行勘查后说。
对此,专家组开出了新的药方,并在几个乡镇的田里试验,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只要对症下药,根部没有完全死掉的白芍,来年还有返绿的可能,只是耽误了1年的成熟期。”梅岩说,目前最令他头疼的不是药效好不好,而是如何推广。“说服药农使用新药方并不容易,取得信任需要时间。 ”梅岩说。
亳州市相关部门则明确表示,中药材种植属于市场行为,政府暂时不会对今年白芍病虫害农药进行补贴,药农将独自承担防治费用。
为了检验新药方的防治效果,梅岩以95元/亩的价格买了足够25亩白芍使用的喷淋及追根药物,除小部分自用外,大部分送给合作社社员试用。最差的3年速生白芍的每亩纯利润在4000元左右,95元的农药几乎不占什么成本,但在一些药农看来,账不能这么算。药农们认为,与过去几元钱就能喷1亩地的农药相比,95元高出不少。更重要的是,他们对新农药的疗效将信将疑。
“我自费买了新药,都只能送人用,别人觉得效果好再让他自己去买,我可不敢代售。 ”梅岩说,为避嫌疑,连合作社都不敢推销新药,更不用说别的单位或组织了。 “然而,要等药农使用新药成为自发行为,试过觉得好才用,误了治疗时机又怎么办? ”
$pager$
根治“药方”该怎么开?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提高科学种植能力
“这次事件,给我们的中草药种植敲响了警钟,也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更坚定了科学种植的决心。”亳州市药业发展局副局长陈群说。
亳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此次白芍病情,其主要负责人指出,要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病虫害防治科普知识,相关部门要举办白芍等药材品种的培训班,指导药科学农防治病虫害。
当地农业与药材主管部门也进行了自省,并将亳州中药材种植的现状总结为“三少”:机构少、人才少、成果少。 “亳州拥有上千年种植中药材的历史,却在现代科学种植上凸显瓶颈。 ”亳州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不无遗憾地说,省农科院园艺所副所长董玲与谯城区政府合作建立了中药材研发中心,但亳州这样的专业性人才太匮乏了,大多是企业自己邀请外地专家临时充当顾问。
亳州市农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该市中药材种植仍是固守着传统的种植习惯,不少种植技术难题尚未得到解决,无法做到科学种植、施肥和防控病虫害,既影响到中药材品质和产量的提升,也影响到中药材种植面积的扩大。此外,由于种植中药材投资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市场价格波动大,种植风险较高,再加上中药材种植没有补贴,中小药农抗风险能力较弱。
陈群建议,亳州市政府成立中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市政府的名义聘请全国在中药产业种植、加工、贸易、科研、管理等领域有较深造诣和丰富实践经验并熟悉亳州情况的专家、学者为顾问,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意见;成立亳州中药材种植的职能机构,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专门解决中药材种植方面技术的研发、培训、推广普及、质量把关以及人才培养等;建立中药材权威质量检测机构以及道地中药材组织培养、脱毒育苗、快速繁育、提纯复壮等公共服务平台。
相关文章
安徽亳州:白芍遭病害 专家开“药方”(图)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