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近年来,贵州把中药材作为发展山地特色农业的富民、扶贫、生态产业,种植面积、产量都在迅速增加,效益逐渐凸显。但记者调研后了解到,目前贵州中药材产业既存在基础设施滞后、生产加工水平低等问题,也面临后续科技支撑能力匮乏、市场渠道不健全等隐忧,部分地区“以量取胜”的发展方式难以持续。
“种植不科学、生产不规范”
一些中药材种植大户、企业及相关业内人士认为,中药材已成为贵州最有可能实现后发赶超的富民产业之一,然而中药材产业仍存在“种植不科学、生产不规范”等问题。
部分企业缺乏研判,中药材品牌多而杂。贵州贵龙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强认为,目前贵州中药材科学化种植的问题“点”上,主要表现为部分种植企业对“种什么、怎么种、种多少”没有做科学的研究与市场判断。“不科学的种植,可能种得越多,亏得越大。我们公司也是交了3年学费,才逐渐走上道的。”贵州威门药业股份公司负责人李筑说。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在规划层面,贵州对本省中药材发展缺乏一个清晰的方向,全省种植的药材品种多而杂,道地药材在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方面做得不够。
以天麻为例,贵州的天麻虽品质优越,但品牌众多且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全省没有主导企业统一对其进行规范生产和市场营销,导致贵州天麻在省外知名度并不高,甚至变成了大路货,道地药材的资源优势完全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基层存在盲目跟风种植现象。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按照什么挣钱种什么的原则,上面要下面“大干快上”的大规模种植中药材,因“时间紧、任务重、经费少、隔行如隔山”等因素影响,各地跟风种植、盲目种植现象比较突出。
规范化生产滞后,影响品牌和声誉。“贵州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明显滞后。”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研究员吴明开说,作为中药资源排名全国第二的贵州,通过国家GAP认证的中药材品种仅5个,而四川有16个、河南13个、云南9个。目前,贵州有施秉太子参等5个GAP认证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但种植面积仅占当年人工种植面积的2.5%。
$pager$
强化龙头企业培育
专家认为,贵州需从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出发,整合资源,打造持续健康发展、以质取胜的富民生态产业。
贵州省多个中药材大县有关负责人建议,进一步强化药材基地建设,对连片种植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种苗繁育基地、种植基地,比照通村油路(水泥路)标准配套建设产业公路,优先安排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灌溉、配方施肥、农机补贴等项目,改善生产条件。
据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统计,目前贵州省有155家制药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型企业,规模以上企业89家,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仅占企业总数29.7%,前十位企业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工业比重为49.1%,进入全国100强的制药企业只有贵州益佰,还没有一家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医药集团,形成“大的没有做强、小的没有做活”局面,“小、散、弱”问题突出。
此外,贵州省医药产业链不完整,化学药、生物药发展滞后,高端医疗器械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园区要素保障和聚集功能发展不健全,对医药企业吸引力不足。
提高科技支撑服务能力
基层一些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之间政策制定和实施应做到“无缝对接”,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一是发展重点道地药材,政策扶持规范化生产。专家认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道地药材的科学规划与产业协调,在发展的品种、种植的区域上应有理性的规划,建议贵州重点道地药材品种控制在20个,重点药材种植区县控制在30个以内。
二是加强对中药材基础性研究的项目经费支持,强化技术支撑。
建议每年拨出专门经费用于道地药材的基础性研究,包括对种苗繁育、病虫害防治、管护采摘等方面的研究,坚决避免中药材“有量无质”的大跃进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政策支持力度。铜仁市石阡县康乐药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社长郭太琼说,贵州每年2个亿左右的财政扶贫资金,对全省中药材产业来说是“杯水车薪”。
目前,贵州省林产中药材发展没有专项资金支持,虽然多数种植农户和涉林企业对发展中药材热情较高,但由于生产成本高、贷款融资难度大、筹措资金困难,影响了林产中药材的发展。
构建“以质取胜”发展业态
业内人士认为,做大做强贵州中药材产业,可以大力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通过投资兴办、整体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进入贵州中药材产业,开展中药材基地、加工企业、市场营销、技术服务等经营活动。
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新型现代化服务业态。贵龙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在龙里县的“西南药都”项目建设中,利用药都展示大厅、北部工业园中药材加工车间、饮片车间、提取车间、仓储设施,将贵州的优质中药材资源集聚于龙里县,摒弃传统原始低端的集贸交易市场模式,通过引入资本、技术、理念,把西南药都打造成新型资源对接市场。
“走出去、引进来”结合,借助“外脑”助力发展。专家认为,贵州
应向中药材产业发达省份借智借力,加强对药农、药材生产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通过成立中药材行业协会的方式,召开一些“带辣味、有针对性”的高端论坛,搭建平台邀请著名专家学者为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把脉,把行业协会建成“信息、技术、经验交流”的中心与接口。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