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植物身份证
滇重楼,别名独角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之功效,用于痈肿、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打伤痛、惊风抽搐等症,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中药材之一,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西北地区。
云南白药的重要原料之一“滇重楼”,近日在成苗关键技术及种子快速萌发中取得突破。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许琨高级工程师所带领的技术团队攻克,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时间从18个月缩短为6个月,成苗率提高了20~30%。
从前
种子种下去一年半才会发芽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滇重楼有止血、祛痰和抑菌、镇静镇痛等作用。滇重楼还是云南白药、宫血宁胶囊、季德胜蛇药片等多种药的主要组成药物。随着制药企业需求量的增加,资源本来就稀少的野生滇重楼因滥采乱挖遭到了严重威胁,成为濒危物种,日趋珍贵。
在实现人工种植以前,滇重楼全部来自野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对滇重楼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研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没能进行大规模的人工栽培。另外,滇重楼生长极其缓慢,一般需要6至8年的时间,风险非常大。
导致滇重楼生长缓慢的原因是什么?“它的种子非常特殊,而且种子具有明显的后熟作用,胚需要休眠完成后熟才能萌发。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经过两个冬天才能出土成苗,且出苗率较低。”许琨说。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改进,滇重楼种子萌发的时间缩短为18个月,缩短了差不多一年,但对于种植户和企业来说仍然太长了,无形中增加了很多成本和风险。
现在
种子萌发缩短为6个月
正是由于滇重楼稀少,价格昂贵,云南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像丽江市的的玉龙县,2008年时就达到了472亩,2010年时发展到了1001.61亩。到2010年时全省的滇重楼种植面积不足2000亩,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滇重楼的需求。
去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高山植物园同地方企业联合申请云南省科技厅“野生优质滇重楼品种驯化选育及扩繁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在项目的支持与推动下,许琨所带领的技术团队,突破了滇重楼种子快速萌发及成苗调控的技术瓶颈。许琨说,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实现催芽、成苗处理,使得滇重楼种子发芽率达80%以上;平均展叶时间为120天,成苗率达70%以上;将传统方法的18个月缩短至6个月,成苗率提高20%~30%。
这项新技术,将会大量推广,极大促进滇重楼的人工种植,降低企业和种植户的成本;同时,对滇重楼野生资源也会起到保护作用。
春城晚报 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徐晓芳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