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东北有三宝,人参、鹿茸、乌拉草。”在这句连孩童都耳熟能详的歌谣背后,国内的人参产业发展却并不轻松。
小人参大市场
9月底,首都北京还不时被恼人的雾霾所笼罩,但远在1000多公里外的辽宁省宽甸县的深山里却是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一大早,《新产经》记者跟随采参的老人徒步进山,去探访最原始的采参过程。
经过漫长的徒步跋涉,海拔不断上升。终于,在一片茂密的树林边,采参的老人停下了脚步。“人参!”顺着老人的手指,在不远处的树荫下,一棵植物的茎从土里伸出,在茎的顶端,叶子明显高出了生长在它身边的其他植物。“除了树以外,人参是长得最高的。其他植物都必须给它俯首称臣。”老人说。
9月底的东北,秋已入深。原本应该长在人参茎叶头顶上红红的人参果此时已经脱落。采参的老人告诉记者,“如果再早一个礼拜来,应该还能看到”。这片山林原本是清朝的皇家御用参场,那时候,平民百姓是不能随便进入的。如今这片地方已经被一家参业公司收购,这家公司在山林里播种人参种子,此后让其自然生长,丝毫不予干涉,15年之后才能成品。这样生长出来的人参与野生人参在营养上极为接近,因此价格也较高。
按照传统,采参前,要先用红色的细绳拴在人参的茎叶上。在民间,有传言此举是害怕人参“跑掉”。但采参人却告诉记者,这样做其实只是为了方便识别所做的记号。在这之后,所有人还要向山神祷告,然后才能真正开始挖参。挖参也是一项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工作。由于人参的须根很细,在采挖的过程中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弄断。而任何一点的损伤,都有可能影响这棵人参的价格,因此采挖的过程需要格外小心。
据宽甸满族自治县农村经济局为《新产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我国栽培的人参主要分布于长白山脉延伸的北纬35°?48°区域,南起辽宁宽甸,北至黑龙江伊春。在众多人参种类中,以野山参最为名贵。国内购买野山参的消费者有约36%为自己或家人食用,约55%为给上级、亲朋送礼之用,约9%为其他用途。野山参的自用和送礼市场都已成型,并培养和拥有了一批固定的消费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加剧和人们对保健、养生的渴求与日俱增,近年来中国对野山参的年需求增长率超过了20%。尽管如此,野山参市场的实际需求目前也只占到全部人参市场的0.05%左右。
据了解,目前,我国人参产品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地区。消费人群以中高端收入群体为主,这些消费者年纪普遍偏高,保健意识强,有消费人参等滋补保健品的习惯,对价格敏感度不高。
除此以外,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普通消费者,也有食用人参和西洋参进补的习惯,从这类人群的消费习惯看,价格对其购买量影响较大。参茸产品的消费者则较多通过老字号药店或者连锁药店购买,也有部分人群通过商场购买。
在众多的人参种类之中,由于资源较少,传统的野山参市场目前正被园参、高丽参、西洋参等参种分割。但野山参的营养与保健价值却远远高于其他参种,因此,其未来的市场成长潜力巨大。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促使了国内一些参业公司,一改以往的园参种植方式,改以承包山林种植野山参,以抢占市场。而今天正在采挖的人参就是这样一棵在15年前由参农播种,又自然生长的野山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在人们的注视下,一棵体形完好的野山参被成功“请”出。之所以说请,是因为山里人始终认为,人参是有灵性的,只有用“请”才能显示出对其尊重。据采参人现场估算,这棵人参在产地的价格约为数千元,如果卖到北京,则会更高。
$pager$
人参的力量
何恩义供职于辽宁省一家名为参仙缘的参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县的天桥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桥沟人,何恩义对于这些年来的变化,体会深刻。他告诉《新产经》记者,大约在2000年的时候,自己还只是住在两间总共只有35平方米,用砖和石头混合搭建的小屋中。那时家里每个月的人均收入不到700块钱。因此,村子里的不少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这让何恩义也动了心思。“因为村子里条件不好,很多外面的女孩都不愿意嫁到村里。我的愿望就是让儿子长大以后离开这座大山。”由于收入不高,何恩义偶尔还会受到来自爱人的责怪。“在当时,出去的想法特别重。”何恩义说。
可是,何恩义最终还是没有离开。随着企业的进驻,天桥沟开始播种野山参,这让何恩义的生活起了变化。“这几年,我的收入可以说翻了几番。房子也比以前大了。”提起这些,何恩义乐得合不拢嘴。“我现在在村子里住上了140多平方米的小别墅,这让不少城里人都眼馋。”
然而,这些对于何恩义来讲还不是最大的变化。由于野山参的发展需要,宽甸的天更蓝了,水更绿了,环境更好了。“过去我们每到冬天都是上山打柴,然后运回来生火取暖,这对森林的影响是很大的。如今,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村民们用上了地暖,再也不用上山砍柴,减少了对森林的危害。”曾经,那个由于天然林采伐而面目沧桑的宽甸早已被一片葱茏所取代。
如今,附近的村民大都在从事着与人参相关的产业。周围的山林也被人们自发地保护起来。良好的环境,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学子回乡创造了条件。何恩义26岁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并和父亲进了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的部门工作。而由于收入的提高和环境的优美,男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没有女孩愿意追随。
2012年,宽甸县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人参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当年的新闻显示,这一年宽甸人参种植面积达到81万亩,年产值26亿元,全县18个乡镇158个村有人参种植户5万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人。2014年,根据宽甸满族自治县农村经济局为《新产经》记者提供的数据,该县的人参栽培面积已经扩大到101万亩,其中,园参0.5万亩,林下参100.5万亩,产值达到2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产业收入8000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人参相关的产业已成为宽甸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增长点。县内从事人参加工的企业已经有15家,其中规模化企业6家。
何恩义就职的辽宁参仙源参业股份有限公司如今也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野山参企业。由于有了当地政府的支持,公司旗下已经拥有林地60多平方公里,野山参基地40000余亩,6年生以上野山参存苗量约8亿株。
公司总经理李殿文告诉《新产经》记者:“目前,公司正在不断延伸人参产业链。从粗加工到精加工,从泡酒到美容,伴随着原料基地的拓展、技术的提升和系列产品的增多,公司营收来源也将拓宽,从而保障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
$pager$
国际市场之囧
宽甸县农村经济局局长商洪军在接受《新产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近年来人参产业在一县一业示范项目的扶持下,实现了较大发展,但瓶颈依然存在。“一是由于人参种植周期长——15年左右起获——使得野山参所需物资和人力投入较大,因此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受物价、人工等价格上涨的影响,目前种植人参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前几年,农户已负担不起高昂的种植成本,如果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很难再扩大种植面积。二是人参产品加工企业的深加工能力不足,宽甸县内现有的人参产品加工企业技术低、规模小,宽甸的人参加工尚处于初加工阶段,目前我们也与省内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结成合作伙伴,开发人参相关的高、精产品,但是由于缺乏资金、政策,研发工作进展缓慢。”
宽甸,只是中国人参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业内人士就曾表示:“从野山参产业的发展情况看,中国虽然有一流的资源,但却是二流的生产与加工、三流的营销且中间环节较多,层级加价导致市场价格不透明,这是一直以来制约野山参产业发展的问题。”
目前,中国有从事人参种植、加工和贸易的企业近 2 万家,但却呈现出典型的小而散的特点。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因素,吉林成为我国人参的主产区,人参产量可占全国的80%。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参产量约在7000吨左右,这个数字可以占到全世界人参总产量的70%以上,且我国每年所产人参中有70%?80%用于出口。但相比每年约 500 亿元的世界人参总产值,我国却只占到其中的不到 4%,约16 亿元。中国人参的产量与产值相差20多倍。相比而言,韩国高丽参的栽培面积、总产量仅为我国人参的30%,总产值却为我国人参总产值的3.5倍。
中国人参产业产量与产值的严重倒挂,令不少从业者叹息。其中,尽管一些人已经开始行动,积极探索人参产业发展的路径,但是面对强大的外资对手打压,这些力量依然略显薄弱。
未来,中国人参产业如何在世界市场实现突围,成为众多从业者们无法逃避的难题。
文|《新产经》记者 刘禹松
相关专题
人参涨价的背后 人参产业如何突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