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11月19日正午,阳光正好,陕西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董家涧村一组的董军旗的院子里,堆满了刚挖回来的丹皮,妻子坐在院子里正一根一根的进行抽筋、剥皮,面对丰收的丹皮,夫妻两脸上却布满愁云。原来,今年的丹皮价格骤降,成百上千斤的丹皮卖不上价格,只能将丹皮先囤着。
据了解,丹皮,一般生长周期在4至5年,秋冬季节采挖,除去其细根,剥取其根皮,晒干后可生用或炒用,具有降温解热等功效,由于其制作工序繁复,其价格也较一般药材贵。董军旗说,他们村里的地大多在山坡上,地势较高,正好适宜种植丹皮,村里的大部分村民都以种植药材为经济来源,比较省事也比种庄稼划算。董军旗家里种植了八九亩地的丹皮,现在挖出来的并晾成成品的丹皮有近一千斤,还有两三亩地没有挖,“原来一斤卖十五六元钱,现在一斤才五六元,照这个价,五年的功夫都白费了。”董军旗看着库房里堆着的丹皮叹息道。像董军旗一样发愁的人不在少数,附近王山底村的秦浩治,种植药材有十几年了,是村里最早的一批种植户,由于丹皮生长周期长,方便管理,他种植的药材属丹皮最多,前几年丹皮行情好的时候,他挑选的上等货可卖到30元一斤,依靠种植药材他供儿子上了大学,而今年只能把挖回来的丹皮囤着,盼望着有好的价钱再卖。他介绍说,村里大部分村民都依靠种植药材为生,以前种植桔梗、黄芩的较多,后来由于丹皮价格好,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估计价钱下降和种植户多有关系,他们这片是药材种植集中区,产量是多了,却没有和收购商形成链条,所以就会出现药贱伤农的现象。秦浩治自己分析着丹皮价位下降的原因。
在夜村镇信农中草药农民专业合作社里,专门搞中药材收购粗加工的刘二龙证实了药农的说法。据他介绍从今年年初中药材行情就不如去年,从前两年的一路看涨忽然陷入尴尬的境地,就丹皮价格来说,跌了不止一半,药农们的损失很大。
随后,记者从市林业局了解到,我市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空间优势为栽植牡丹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牡丹栽植易管理、投资少、收效长、效益高,近年来我市的牡丹栽植面积不断扩张,其中以商州沙河子镇、夜村镇最为集中连片。而目前,我市在牡丹产业发展上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剥去根部皮层为主,销售给一些药商和个体商贩,没有深加工企业和设施,药农在销售环节处于被动地位,只能依靠市场的变化而调节。丹皮产量在不断提升,而销售环节却薄弱,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链,这可能是我市丹皮价格走低的一个原因。(王 倩 吉文艳)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