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资料图)
肺瘤平膏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明星院内制剂之一,一瓶药价121.2元。可是患者并不知道,这瓶药的实际成本已经高达211.76元,比售价高出90.47元。
“目前广安门医院销售量排名前十位的院内制剂,零售单价都低于实际成本。”王阶委员了解到,中药院内制剂通常都是由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验方而来,价格便宜、效果明显,一直深受患者欢迎,但包括广安门医院在内的不少中医医院目前都存在制剂成本与价格“倒挂”的情况,停产的品种越来越多。
仅广安门医院制剂常用的16种中药辅料、12种西药原料和6种贵重药材价格涨幅就十分明显,平均增长65.94%、100.62%和127.69%,这使许多深受患者信任和欢迎的院内制剂面临“生存危机”。
令王阶担忧的是,除了药材价格上涨的压力外,物价部门对院内制剂的成本也不合理。医务人员的劳务技术和智慧(知识)投入这些“无形价值”的成本完全被忽略,影响了医疗机构对院内中药制剂的研发使用。
中药制剂是中医医院发挥特色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近年来却呈现出老品种骤减、特色缺失、新品种研制基本停滞的态势。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再注册期间,我国九省、直辖市共注销18347个中药制剂,十多年来北京市医疗机构持有《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的数量由147家减少至49家、注册制剂品种数由7000余个减少到3419个。
“一个制剂品种从申报到批准生产至少需要3到5年,程序多、要求高、费用贵,使得多数医疗机构望而却步,只得减少申报和生产。”王阶说,如此,中医院的特色无法得到更好发挥,中医的学术进步也受到影响。
对此,王阶建议在尊重中医用药理论的前提下,适当协调政策法规,优化审批方法,简化在临床长期使用的古方、秘方、验方的申报程序。另外,还应改革定价系统,完善中药制剂成本的核算机制,建立制剂定价的联动机制,适度放开中药制剂的利润,充分考虑各种成本上涨因素,调升院内制剂零售价格与成本价格之间的上浮比例,调动各方积极性。
此外,可以通过委托生产的方式,建设区域配制中心或依靠符合GMP要求的药品生产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实现各医疗机构制剂品种的优势互补,既有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又便于监管。对于工艺成熟、应用广泛、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的中药制剂应该列入医保目录,或按品种、支付的比例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以扩大临床用量、应用范围及生产规模。(记者 向佳)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