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最近几天,岫岩兴隆办事处五道河村农妇姜凤梅格外忙碌,她把自己去年秋培育出的10多公斤珍品山野菜黑沙芹的种子取出一些,在院落中搞露地种植,又把余下的分送乡亲,挨户上门指导种植技术。
姜凤梅搞黑沙芹培育有5年多了,每年都有4万元的收入。前两年,姜凤梅都是去山里刨回黑沙芹的根实施栽培,后来响应政府号召,自己动手培育黑沙芹种子,并扩大种植规模。
据了解,岫岩还有一些农民用自己培育出的中药材种子搞露地种植。近几年,岫岩每年都有1000多户菜农和2000多户药农培育出山野菜种子500多公斤,中药材种子2500多公斤,这不仅使珍贵野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还使40多万亩山体植被免遭破坏,同时由于种子充足种植规模得以逐步扩大,菜农和药农也增收多多,年户均在3万元左右,真可谓“一举三得”。
据介绍,岫岩野生山野菜和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上世纪90年代初,岫岩立足自身实际,提出了“吃好生态饭”的口号,号召并支持农民大搞山野菜和中药材人工培育。农民们纷纷上山挥锹抡镐,挖来山野菜和中药材的根,移栽到土地里,进行人工培育,发起了野生资源财,在短期内确实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增收较快。然而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却对野生资源造成了极大破坏,并导致了水土流失。一段时间里,野生山野菜和野生中药材逐渐减少,蕨菜、大叶芹、黑沙芹等珍品山野菜难觅踪影;细辛、龙胆草、沙参、穿龙骨、桔梗等特色中药材更是鲜见,山体表面被挖掘得千疮百孔,极不利于水土保持。
进入新世纪,岫岩人决定改变以往单纯刨挖山野菜和中药材、野蛮吃自然生态饭的做法,号召和支持农民人工繁育种子。经过几年努力,野生山野菜和中药材在自然条件下再度繁茂,山表植被也得到恢复。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062
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