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新华社记者王朝阳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中国“两会”刚刚闭幕不久,外汇市场改革便率先启动。中国人民银行15日发布公告,决定扩大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分析认为,央行本次扩幅在市场预期中落地,一方面是央行践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另一方面也符合央行推进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内在要求。也有专家建议,央行应利用本次汇改波幅扩大契机,充分发挥市场在汇率机制中决定性作用,真正实现有管理的自由浮动的终极目标。
事实上,本次央行扩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浮动幅度早有预兆,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通过梳理自2010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我们发现,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主线一直未变。
但从细节上看,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这一表述,这是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提及的。上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此类表述是在2012年,当时报告提出了“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约一个月后,也就是2012年4月,中国央行宣布将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0.5%扩大至±1%。而对比本次从报告提及到最终政策实施,仅仅用了10天的时间,可见改革速度已到了争分夺秒的推进地步。
值得关注的是,在本次汇率波幅的扩大之前,市场行情已做了足够的铺垫,第一、人民币在2月春节以来波幅较以前明显放大,甚至在2月28即期汇价盘中曾创下6.1808元,跌幅达524点,创下汇改以来最高跌幅(此前即期汇价曾于2008年12月1日单日下跌499个基点),而当日收盘又大幅回调近300个基点。第二、通过整理市场数据发现,人民币即期价格在3月初时隔两年再度出现弱于中间价的现象,显示人民币开始以中间价为轴线开始上下波动,而2012年4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宣布扩大汇率浮动区间。因此,关于扩大汇率浮动区间的猜想不断升温,市场已有充分的心理预期。
分析认为,央行本次扩幅是推进整体人民币汇率改革和国际化的先声,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11日在“两会”新闻发布会谈及人民币问题时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漫长过程,还有很多“家庭作业”没有做好;央行不过多推行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而是创造条件使其可被使用;家庭作业就是要把政策改革做好,在推广人民币使用方面并不事先安排节奏。
实际上,央行此前在部署2014年跨境人民币业务时也表示,2014年,要继续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完善相关政策;稳步拓展双边货币合作,畅通互换资金动用渠道;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转变跨境资本流动管理方式;逐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有序扩大汇率浮动区间。
而央行15日宣布将扩大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即是周小川行长所称“家庭作业”的一个先行内容,伴随扩幅靴子预期落地,预计今后将会有更多政策出台来推进人民币汇改和国际化进程。
在谈及下一步推进汇改的安排时,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将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干预,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波幅加大打破人民币单边走势 围绕中间价双向波动或成常态
人民币扩大波幅后,市场对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再起争议。分析认为,由于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已趋向平衡态势,人民币汇率也随之处于均衡态势,未来大幅上涨和大幅贬值的基础均不存在,人民币有望保持围绕着中间价双向波动态势。
针对人民币未来的走势,央行新闻发言人认为,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与人民币汇率升贬没有直接关系,人民币汇率变化主要取决于以国际收支为基础的外汇供求状况。2013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已降至2.1%,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升值的基础。同时,我国财政金融风险可控,外汇储备充裕,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较强,人民币汇率也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随着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未来人民币将与国际主要货币一样,有充分弹性的双向波动会成为常态。”该位发言人称。
国际金融专家赵庆明观点则认为,虽然中长期基本面和贸易顺差格局决定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但随着距离均衡汇率越来越近,短期本外币配置偏好交替出现,都有可能让双向波动成为常态,这本身意义已足够重大。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称,人民币扩大波幅后,汇率的上下双向浮动更加考验我国外贸企业汇率管理风险,未来同样需要有规避汇率风险的策略。
广东省社科院科研处处长丁力表示,从单向升值到双向波动,企业要考虑到问题亦会增加,‘进和出’都要更科学地考虑到其中变化。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也认为,双向波动对企业汇率风险处理能力要求更高,要认识到汇率风险将一直伴随企业。
业内专家建议,企业应调整原来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的结算策略,尽快建立长期汇率风险对冲机制,适当考虑期货等方式规避汇率风险。
市场在汇率机制中起决定性作用 自由浮动将成为最终目标
纵观世界范围中,多数国家汇率已经实现了浮动汇率制度,已经实施的浮动汇率制中有自由浮动、管理浮动、盯住浮动、联合浮动以及单独浮动等多种类型。中国从1994年开始正式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盯住单一美元浮动;2005年7月汇改后不再盯住单一货币,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形成中间价机制,同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限定汇率围绕中间价上下某一区间浮动;2010年6月重启人民币汇改后,开始更加强调汇率弹性。
从汇改进程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是逐步扩大的。1994年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是0.3%,2007年扩大至0.5%,2012年扩大至1%,2014年扩大至2%,央行同时表示再次扩大幅度是一种渐进的改革安排,是稳妥的。
分析认为,央行本次扩幅在市场预期中落地,一方面是央行践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精神,另一方面也符合央行推进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内在要求。
央行新闻发言人15日也对此解释到,汇率作为要素市场的重要价格,是有效配置国内国际资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有利于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不断优化资金配置效率,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近年来,中国外汇市场发育进一步成熟,交易量持续增长,交易品种不断增加,交易主体控制风险的能力逐步提高,自主定价的意愿日渐增强,也需要更大的波幅区间,以适应外汇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不过,市场人士给予央行更大期许,纷纷表示希望央行能够以本次扩幅为契机,继续加大人民币的浮动程度,最终能够让市场在汇率机制形成中其决定性作用,真正实现有管理的自由浮动的终极目标。
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简单地扩大浮动区间意义不大,真正让市场在汇率形成机制发挥作用、形成富有弹性的汇率,更主要的工作有三项:一是放松实需原则,充许投资投机性的外汇交易;二是退出常态式干预,放手即期交易做市商来做市;三是发展交易更加规范透明的交易所市场。如果市场自身的广度和深度无法得到拓展,单单放大波动区间,汇率的弹性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强化市场的一致性单边预期,导致汇率超调,对实体经济不利,也会导致跨境资本更异常的流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王芳也认为,根据IMF事实汇率分类方法,人民币汇率制度从未进入过管理浮动的行列。汇率的实际表现仍然留有政府干预的痕迹。通过与香港市场离岸人民币汇率的对比分析,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中间价与收盘价的分离以及二者在市场化程度上的差异。这既反映了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数量干预与价格干预并进的汇率管理实际情况,也充分说明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目标还远未实现。(完)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