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诞生于极客文化中的P2P,在中国被追捧之后最近受到连续打击,在9月份被媒体曝出虚假繁荣、跑路危机之后,最近又迎来了更大的危机——互联网巨头正在谋求用更有效的手段取代它,这让这个原本钱景无限的行业似乎猛然就感受到了寒冬。
虚假繁荣
已经潜伏了七年的P2P原本默默无闻,但在2013年以互联网金融的身份一夜间被世人所知,对新概念饥渴了许久的互联网和媒体马上就意识到其价值而进行“爆炒”。媒体的大肆渲染形势的“魔弹”效应很快就起了作用,短短一年间,互联网金融就成了红的发烫的概念。
P2P的火热很快就吸引了资本的加入,从2013年下半年起开始有风投开始进入P2P行业,到2014年行业内知名企业基本都接受了超过千万美元以上的投资,其中人人贷更是以1.3亿美金的融资额震动国内互联网行业。
除了被风险资本看好之外,P2P也被各种利润下滑病急乱投医的上市公司看中,以熊猫烟花、用友软件、海能达为代表国内外的上市公司也纷纷涉足P2P行业,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来完成转型或者获取利润增长,目前已经进入P2P行业的上市公司已经多达数十家。
平台的数量开始暴增让这个行业进入了虚假繁荣。
据统计截止到2014年上半年国内P2P平台数量为1200家。1200家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团购行业在最顶峰的时候,也就是2010年年末平台数量为1215家,而P2P平台的数目还在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平台数量高速增长却没有带来市场的相应成长,有媒体报道根据第三方机构的统计,截止到2014年7月份拥有1200家平台的 P2P行业用户总数量还不到63万人,这也就意味着每家平台平均仅有几百名用户。
其实P2P到底是不是“虚火”,从各平台观察也可以看到蛛丝马迹,以北京某家著名平台为例,该平台由于借款项目稀少不得不通过集中时段的方式发标,而且很多标的金额显示违反常理,业内有人怀疑是因为缺乏借款人,内部发标充门面。
事实上这种暗中作假行为在业内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pager$
被取代危机
另一个令P2P行业不安的事实是P2P并没有得到国内顶尖互联网巨头的认可,目前BAT三巨头、京东等顶尖互联网公司均没有进入该行业。
有证据表明余额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已经很明确的放弃了进入P2P行业。
首先,10月16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兼招财宝CEO袁雷鸣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蚂蚁金服不会去做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四种P2P模式种的任何一种。其次,据传蚂蚁金服旗下的征信平台芝麻信用最近与某P2P平台签订了合作协议,但近日被媒体求证时芝麻信用的内部人士却否认了这种说法。
有人士就分析认为巨头们要抛弃P2P了,原因有三条:
第一是因为不愿意沾上不断跑路的坏名气,而且监管风险也很大。
第二是P2P这道“西餐”并不符合中国的环境和大众的口味,P2P的高收益和高风险阻碍了大众的进入让它成为仅仅少数玩家才敢玩的游戏,而中国的社会环境意味着征信又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互联网巨头很清楚这一点。
第三是它们有了新的替代手段,以京东和蚂蚁金服为例,无论是互联网理财还是信用贷款均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京东小金库和余额宝对应理财,招财宝和票据对应企业信贷,京东白条和虚拟信用卡对应消费者信贷。
基于上面的原因,巨头们的策略是引入各类低风险金融机构来做出大众的口味的产品,目前来看效果很好,今年4月份才成立的招财宝公司,目前交易规模已经突破160亿元,和P2P在规模上已经不是一个量级了
所以P2P行业面临的现实是,巨头们不是要进入它,而是取代它。
P2P的未来
如果大玩家们都抛弃了P2P,未来这个行业会变成什么样呢?
情况一,P2P可能直接消失,但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就意味着不存在信贷缺口,实际上无论信贷如何发达,总有信用差而走投无路的人需要这样高息贷款。
情况二,P2P市场份额缩小,市场上只剩少数人在玩,就如同比特币一样特立独行与互联网中,但又不消失。
情况三,P2P市场普及,但上文已经论述过由于信用环境的关系,短时间内来看不太可能
有人说P2P诞生于极客文化,是一种乌托邦式理念,其理念诞生于西方的文化和环境中,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有较大的差别,如果要在中国发展壮大有两种情况,即要么中国的社会环境能够发生改变,要么被异化成中国特色。
很明显中国的P2P现在已经在异化,它让民间借贷以网络的面目出现,那么必将呈现出民间借贷的问题,即便是利用天花乱坠的可以名字也掩盖不了高利、跑路的常态,那么进入寒冬其实也在预料之中。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