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11月6日,沪指下跌0.82%,其中银行与券商股继续大幅领跌。而前一日,兴业银行领跌银行股,收于11.49元/股,跌幅1.96%。
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下跌原因是,有报道称近期银监会有关规范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已接近成熟,拟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正式下发。而兴业银行在业内有“同业之王”之称。
一方面银监会要规范同业业务,另一方面《国际金融报》记者却从有关渠道获悉,大额可转让同业存单(NCD)最快或于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推出,以此掀起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前奏。
一边要收紧管理同业业务
陈植
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方式,银行、保险都在悄然布局“以房养老”。
此前,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孟晓苏表示,最快明年1月份将推出以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融资为主的养老保险产品。
所谓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融资,即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获得贷款用于养老,一旦老年人子女没有偿还贷款相应本息,银行保险机构有权利在合适时候处理抵押房产。
记者从兴业银行了解到,近期该行将“以房养老”消费贷款,纳入其养老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安愉人生”的产品升级范围。
目前,兴业银行允许超过50岁的客户或其成年子女申请这项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30万元,期限最长为3年。
但兴业银行内部对推出以房养老消费贷款颇为低调。一位兴业银行人士解释说,这项贷款仅是安愉人生产品升级的“一小部分”,升级后的养老金融服务主要包括研发定制化的养老理财产品,适合老年人消费结算、转账汇款、存取现金特点的银行卡业务等,如兴业银行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允许客户按月赎回理财产品份额,且收益率较其他理财产品5-6%平均收益,略高出约1-2%。
但以房养老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在多位银行人士看来,主要集中在政策与操作细则两方面。
首先是国内税收政策并不支持银行、保险机构大规模推广以房养老金融产品。相比欧美国家对居民房屋遗产转给子女征收高额遗产税或房产税(迫使欧美国家居民纷纷选择以房养老规避高额税负),国内尚未出台相关房产税或遗产税,银行、保险机构不得不谨慎评估这类房产的潜在额外税收成本。
另一方面,一旦银行、保险持有这类房产,必须考量房屋贬值风险,尤其是中国房屋产权属于70年使用权,一旦使用权到期如何处理,还需等相关部门出台操作指引。
“有银行曾打算找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一款房屋贬值保障保险,通过保险赔偿化解部分房屋因使用权到期或额外税负所引发的贬值风险。但这项提议最终不了了之。”一家银行零售业务部门主管说。
记者多方了解到,尽管操作阻力很大,个别银行仍然完成一些以房养老的贷款业务,但整体额度并不高。
“多数贷款主要是短期贷款,并由子女偿还贷款本息作为第一还款额。”上述银行零售业务部门主管透露,真正打算通过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获得终身养老款项的群体,主要是失独老人,且银行在合规操作情况下,几乎是以“买断房子”方式提供养老贷款,但贷款比例要视房产套现能力与升值能力而定。
“对于以房养老的金融创新,多家银行仍在摸索阶段。”上述人士指出。但养老产业已成为银行日益重视的一项创新业务。
“在兴业银行内部,目前约30%的个人客户都超过50岁。”前述兴业银行人士指出。为了鼓励各分支机构开展养老金融产业,兴业银行已将主要业绩考核指标,从原先的存款额贡献指标,变更为“考察每位老人客户购买综合金融产品的总量”。
,一边推出同业存款,同业业务今后到底是进,还是退?
存款利率市场化提速
在贷款利率全面放开之后,存款利率市场化的步伐越来越快。据悉,首批参与同业存单试点的商业银行为10家,除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外,还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
“同业存单的发行方式包括招标发行和报价发行,发行人可以自主选择。”一家国有银行同业部负责人对记者说。
市场分析人士告诉记者,存款利率市场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存款利率本身还不具备全面放开的条件,但现在,在银行间市场先推出同业存单是一个比较好 的时间窗。央行为此做过调研,对同业存单的定义、发行及交易对象、期限及定价方式、核准程序及金额、发行、流通、转让方式、监管归属问题等关键要素,进行 了详尽研究和充分论证,并且还摸索了同业存单等替代性金融产品的发行与交易。对于外界关心的时间问题,上述市场人士分析:“应该今年内,或者明年初。会先 发行同业存单和交易试点。”
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表示,大额同业存单是存款利率首先应该推进的一步。曹远征表示,现在利率市场化变成了存款问题,最近各银行都有大 额可转让存单出现,利率市场化路线很可能是:长期大额先被新产品取代。这个过程预计在两年内完成,到2016年利率从管制的角度讲,基本都实现了市场化。
央行银监会双双酝酿新规
央行和银监会正联手控制中国银行体系庞大而不透明的同业业务蔓延风险。今年以来,监管机构不断收紧同业业务。3月27日,银监会下发了银监会下 发了8号文,以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非标”资产,并设定理财产品余额为35%的上限,或不得超过银行上年度总资产的4%。
消息人士指出,银监会正酝酿旨在规范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监管新政,包括将银行自营资金投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与银行理财资金投向非标资产的行为统 一纳入监管范畴,且参照8号文对银行理财非标投资规模控制的做法,对“自营非标 理财非标实施统一监管,且设定总额度”(8号文规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 标资产的余额在任何时点均以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商业银行上一年度审计报告披露总资产的4%之间孰低者为上限)。
据悉,银监会针对同业业务的管理办法要求,各银行从风险控制上对同业业务加大计提拨备。这意味着,表内投资及各类担保,都需按照表内同类型业务 标准计提拨备,目的是用资本约束信贷的“假出表”。同时,银监会拟叫停买入返售的《三方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控制银行理财投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业内预 期,监管机构还有可能将对同业业务出台更严厉的政策,包括要求中资银行的同业业务“解包还原”,银行将同业业务审批的权限统一上收至总行等。
11月5日,央行公布了《2013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与货币创造的关系也进行了专门论述。央行称,由于同业业 务发展较快,近两年同业渠道在货币创造中的占比上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易受季节性因素、流动性水平以及监管政策等影响,波动较大,导致M2的稳定性受到影 响,2013年以来通过同业渠道创造的M2一度仅低于人民币贷款,高于外汇占款和证券投资。下一步央行将进一步完善同业业务管理制度,将标准化、透明度作 为规范和加强同业业务管理的抓手,健全相关考核和监管机制,引导其在规范基础上稳健发展。
商业银行未雨绸缪
记者获悉,银监会曾对银行绕道8号文的规避行为作了总结:一是部分银行非标资产投资没有完全比照自营贷款管理,尽职调查、风险审查和投后管理不 到位;二是部分银行为达到非标资产的比例要求,大量发行机构理财产品做大分母;三是将相关资产从理财账户转到自营账户,通过“互买”、“过桥”等方式反映 在同业资产、其他类投资等项下。此番将银行自营非标统一纳入监管范畴的计划,便是对上述问题的回应之策。
记者在查阅资料时发现统计,16家上市商业银行,其同业项下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2013年上半年上市银行9167多亿元,去年底是6097亿 元;1万亿的信托受益权规模与2013年新增信贷额度8.5万亿相比,占比达到12%,难怪央行专门把商业银行通过同业业务创造货币的渠道称为“同业渠 道”。
值得关注的是,监管机构有可能将3个月以上的同业风险资产权重维持不变,来缓冲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冲击。依照之前中国版新资本协议的《商业银行资 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2013年1月1日起,银行业同业资产风险权重统一调整为25%,之前为原始期限三个月以内同业资产风险权重为0、三个月以上 风险权重为20%。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同业业务历史上主要承担商业银行司库职能,用以流动性管理。但近年来,商业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在表内贷款规模受限的环境 下,大量配置非标信贷资产(如票据和信托受益权等),加重了同业资产和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增加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风险。未来买入贩售资产业务也将受到大 大打压,若最终监管叫停这一业务,将对商业银行同业业务扩展产生实质性影响。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