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网讯】 说到三七,大多数市民都不陌生。至于它为什么叫“三七”,有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是因它3个分枝各长7片叶子;也有的说,是因它在种植后3~7年收获而得名。
尽管名字由来的说法不一,但三七却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材。它性温,味甘微苦。功用可用“止血、散瘀、定痛”6个字来概括,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要药,很少作为补品使用。三七可磨成粉末,直接吞服或用水调和服用。
时下很多重要的药品里都含有三七,比如云南白药、血栓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等药物。
三七的人工种植历史非常悠久,文山县志中记载有400年历史了。栽种的三七最早来源于野生种,后来就逐渐在栽培群体中繁衍,但一直没有形成品种。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优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杨生超教授说:“子子孙孙就这样繁殖下来,形成了今天的栽培群体。但是这个栽培群体曾经很小,经历过遗传学上的瓶颈效应,遗传信息丢失厉害,退化非常严重。”
15年科研攻关有了重大突破
针对三七产业发展中三七育种种质缺乏、无高产、抗性强品种的关键问题,文山州组建了文山三七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云南省三七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朱有勇院士工作站等三七科技创新平台。
三七育种的困难很多,幼苗种下3年后所结的种子才饱满可用,又加上自交结实率低、种子寿命短、野生种灭绝、无农家类型等,让育种工作成了“无米之炊”。
研究人员从1999年底开始采集种子,并进行前期研究;2000年播下种子。同时,还开展了野生近缘种质资源鉴定。
从基础群体中不断分离,按照人们觉得好的标准、变异的性状来筛选,比如茎是紫色的还是绿色的、果实是黄色的还是红色的、根是黄白根还是紫根。鉴定了很多群体后,这些群体通过好几代的纯化和鉴定,最后有两个群体进入到研究人员的视野。
通过5代的筛选,这两个群体性状稳定,又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在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后,最终作为两个新品系申报植物新品种证书。
这两个品种,分别叫“苗乡三七1号”和“滇七1号”。于今年1月被云南省林业厅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办公室授予《云南省园艺植物新品种注册登记证书》。
三七新品种选育成功,标志着文山三七新品种选育取得重大突破,结束了三七人工种植400年没有品种的历史。
要推广新品种还得等几年
尽管三七新品种已经培育出来了,但要大面积推广还得等几年。
一株三七要长到3岁时结的种子才算好,大概含60粒种子,其中约40粒能用,然后在出苗、播种环节损失一些,最后只能育出二三十株幼苗。
所以,要大面积推广种植新品种,还需要几年时间。
声明:本文是中药材天地网原创资讯,享有著作权及相关知识产权,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进行发布;经本网协议授权的转载或引用,必须注明“来源:中药材天地网(www.zyctd.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0208
2
收藏
举报